又是一年栀子花开时节。顾不得暗香入鼻,韩玉玲的脚步急急地穿过社区中的绿荫大道,走向她再熟悉不过的黄巷街道民丰社区社居委大楼,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吴建良迎了出来:“韩庭长,欢迎您又来指导工作啦!”

  韩玉玲是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法院的她,前不久刚刚领到法官法龄届满三十周年被授予的“荣誉天平奖章”。但还顾不上感慨,还来不及自豪,她已经开始为七月即将到来的退休不舍起来。同样不舍的,还有民丰社区上百户接受过韩玉玲调解工作、享受过免费法律咨询的社区居民们。

  “黄金搭档”将矛盾消弭在社区

  “我们对韩庭长的感激之情,汇聚成一句话,就是她为我们这个社区和谐作出了直接的重要贡献!”吴主任表示,多年来,韩法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各类帮助,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家庭和谐度和幸福感,而他和韩法官,也在默契合作中成了化解基层矛盾的“黄金搭档”。

  吴建良从书柜中拿出《人民调解卷宗存档工作台帐》,上面详细记载着近十年来调解成功的近百个纠纷,他骄傲地说,得益于韩庭长的付出,尤其是2013年以来的24个案件,全部调解成功,无一例反悔。尤其是当中有13个调解协议向北塘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审核法院均确认协议有效。至今,这些涉案当事人之间依然客气友好、家庭和睦。

  据了解,民丰社区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2003年开始入住时,拆迁办让居民们填写了一张房产归属意向表,但直到2014年才开始办理房产证和土地证。十几年过去了,当初在意向表上签字画押的当事人中不少人有了变故,在房价飞涨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来,社区居民中的房产继承纠纷激增,闹得不可开交的居民们涌入社居委,纷纷要求调停。

  周大叔家的房产赠与纠纷,就是在韩庭长和吴主任的帮助下得以化解的。周大叔有两套拆迁房产,2003年签下的意向书,写明了房产所有权归独生女娜娜。但近年来,随着娜娜结婚产女后,父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周大叔决定撤销房产赠与。

  经过多次上门调解和法律解析,今年4月20日,双方在人民调解室签下协议,写明周大叔撤销赠与,两套房产待两位老人百年之后才由娜娜继承,与此同时娜娜必须赡养好父母。

  “实战演练”磨砺出专业调解人才

  多年来,北塘法院法官始终坚持与社区结对,通过送法进社区,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等举措,将一个个具体的民事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也培养出一支专业强、业务精的人民调解队伍。

  “我就是在韩庭长的一对一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吴主任说,很多社区干部都是法律门外汉,不少人民调解工作人员都对法律一知半解,导致大家走了不少弯路。

  曾经有工作人员调处纠纷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写好调解协议,可不是格式不符,就是语言不严谨表述有歧义,更别提什么法言法语了,等到凑齐当事人签字画押后,把调解书送到法院一看,才发现根本就不符合法律规范,费了大劲儿敲定的协议无奈只能作废。

  如今,出自于民丰社区人民调解室的调解书都有了统一的模板,最后一个协议条款都有这样的规范表述:“本次调解会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达,当事人已明知本协议的法律责任、义务,是当事人在调解员的见证下,当事人在调解会上所签的协议,不存在欺骗隐瞒、受胁迫等情况,如有违约,违约人承担因此而产生的一切经济及法律责任”。

  基层调解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化解当下的纠纷,更要避免留下新的矛盾隐患。多年前的一起房产继承案件让吴主任至今还耿耿于怀。当时调解时只对房产进行了分割,没有对老人的赡养费、医疗费等进行一并处理,最终导致原有矛盾没解决,又现新矛盾。

  在韩玉玲的指点下,如今,一旦遇到涉及老年人的房产继承纠纷,调解员会将房产、赡养、医疗、护理费等方面一并制定出详细方案。结合无锡本地的民风民俗,甚至还会视情况对丧葬后事等内容也有前瞻安排。

  北塘法院自2011年起试水办理司法确认案件,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司法确认程序正式写入民诉法,自此,凡是经过法院司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若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当再次出现纠纷时,这些早已签字画押的调解协议成为了平息争吵的最有效利器。

  免费“司法大餐”提速法治建设

  大约十年前,韩玉玲在街道社区进行法律指导时,主动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此后,她的手机就成了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吴建良经常通过这个电话直接获得来自法院的专业指导,还不时邀请韩玉玲到现场参与棘手纠纷的调解工作。

  社区中老王遭遇了车祸,为了这起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老王琢磨着上法庭为自己讨回公道,对打官司一窍不通的他找到了社区的人民调解室,但调解员也说不清楚,于是直接就给韩玉玲打去咨询电话。咨询了法官后,老王的心里踏实了下来。

  老杨是一名建筑工人,不幸工伤死亡。家属希望维护合法权益,一开始花了1000元找了一位律师咨询,但最终因为心疼律师费没有继续聘请律师。回到社区后,家属通过吴主任咨询韩玉玲,最终与建筑公司顺利达成调解。

  与高昂的律师费用相比,通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达成调解,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经过法院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也增添了一份司法保障。

  针对基层社区家事纠纷多的特点,北塘法院每年多次组织法官进社区开展青年法官志愿者法律咨询活动。从院长到庭长,包括一线办案法官,经常不定期为群众们送法上门,走出了一条接地气的普法之路。

  韩玉玲是民丰社区普法宣传的一个常客。在吴主任的协助下,她先后多次在社区中开展婚姻法和继承法等主题的讲座。通过鲜活的案例,运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为老百姓指点生活中的困惑,通过法律前置,将纠纷化解在法院门外。

  韩玉玲和吴主任“司法搭档”近十年的故事,仅仅是基层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剪影。

  在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法官继续携手基层人民调解员,在法庭外提供“零成本”法律服务,通过化解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纠纷,点亮了法治之路,温暖了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