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从重处罚电信网络诈骗:严格控制缓刑适用范围
作者:纪树霞 于英杰 发布时间:2017-01-03 浏览次数:2245
交汇点讯今年8月份,山东女学生徐玉玉被骗9900元学费后含恨离世;随后,另一名大学生也因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导致心脏骤停……近年来,关于电信网络诈骗引发惨剧的新闻屡见报端,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12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法院近年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的情况。交汇点记者从会上获悉,2014年1月至今年10月,全省法院共对1461名电信网络诈骗人员进行宣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严格控制缓刑适用范围。数据显示,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缓刑适用率较同期其他类案件低出12.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省法院还于今天上午组织7家基层法院,对10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宣判。此次宣判中,一批电信网络诈骗人员,被依据“两高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罚。
在境外诈骗中国大陆公民,多人被重罚
“电信网络诈骗危害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应予以重罚。”在今天上午的公开宣判中,江苏省高院通过远程视频,向交汇点记者展示了苏州吴中法院审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的情景。
记者了解到,这批集中宣判的案件涉及建立虚假网站,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冒充快递公司、医保中心、司法机关人员等多种诈骗手段,涉案金额总计460余万元。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具体情节,对这53名被告人分别以诈骗罪判处13年至1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共计125.1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批集中宣判的案例中,有多名被告人因在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大陆公民进行电信诈骗而被重罚,而依据是“两高一部”于12月2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江苏省高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毕晓红表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令人深恶痛绝,防范和打击这类犯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两高一部”发布的这项《意见》为从严打击犯罪提供了一个规范性文件。
那么,在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中,涉及境外的占多大比例?毕晓红透露,从案件审理情况来看,涉及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很多,但一般情况下,大陆人员在这类犯罪中起的都是从犯作用。“在审的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涉及境外的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毕晓红说。
1461人被判刑,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
电信网络类诈骗一般涉案人数众多,金额也相当之大。交汇点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1月至今年10月,全省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审案件627件,生效判决人数1461人,涉案金额2.7亿元,挽回经济损失近8000余万元。其中今年1至10月份,生效判决人数就多达569人。
据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继业介绍,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类犯罪,江苏法院严格执行刑法、相关司法解释,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保证罪责刑相适应。对于犯罪团伙中的组织、指挥、策划者和骨干分子,以及具有致人死亡或精神失常等从重处罚情节的依法从严处罚。对于起次要、辅助作用的从犯以及赔偿损失、认罪悔罪的,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严格控制适用缓刑的范围,严格掌握适用缓刑的条件。
“2014年1月至今年10月,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生效判决中,缓刑适用率较同期全省其他普通刑事案件缓刑使用率低出12.6个百分点。”周院长还透露,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法院除在量刑上从严,还依法适用了财产刑,即加大经济上的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剥夺被告人再犯的能力。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院提醒做到“四心”
近年来,关于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摆在老百姓及各级执法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毕晓红庭长表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仅需要技术治理、法律规制,还需要公民个人加以重视。而作为老百姓,应做到“四心”。
一是对个人信息多一份当心。老百姓要时刻当心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在网络通讯中不透露、一般商家宣传活动中不填写,注意保管手机、电脑,账单、凭条、验证码处理完毕及时销毁或清除。
二是对核实信息多一份耐心。对通过电话、网络传来的涉及个人重大事项的信息,要不厌其烦多方核实,必要时做到“眼见为实”,切不可盲目轻信。
三是对转账汇款多一份小心。没有得到熟人确认的个人汇款要求一律拒绝,向社会机构、执法部门缴纳费用,如果不能确认账号的真实性,宁可多跑腿到对方的营业网点或者服务大厅去办理,也不要不经核实就轻易汇款。
四是对执法部门多一份信心。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还是要对多一份信心,如果遇到以法院名义进行电话通知的,一定要认真核对法院名称,通过正规渠道联系相应的法院核实。一旦不小心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争取挽回损失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