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兴武 本报通讯员 邓光扬)  去年底,在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的27项审判质效指标排名中,江宁区人民法院有15项排在前三、其中8项排第一。今年,该院又继续保持领先??第一季度25项指标排序中,他们就有8项指标第一,14项指标位列前三。

    该院近年来案件受理、审结数均超万件,位居全市基层法院之首,人少案多矛盾非常突出,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来到江宁法院,寻找答案。

创新举措抓管理

    管理水平出审判质量和效率,这是江宁法院党组达成的共识。

    在江宁法院,审管办主任掰着手指数着该院抓审判管理的举措:建立审判质效数据周周报、案件催办督办……其中,以庭(局)长解读案件审判质效指标数据,点评庭审、点评案例、点评文书为主要内容的一读三评活动,最有特色。

    案件质效不高问题大多出在庭审、裁判和文书制作等环节上。鉴于此,该院去年6月开展了一读三评集中活动月,院长、庭(局)长集中旁听20个庭,对这20个案件的庭审和文书制作进行读、评,找出了36项典型问题,而后逐一对症解决。各庭(局)长进行效仿,举一反三,对症下药:全院当月审判质效全线飘红,审执结案件数较上月增长88%,结收案比与往年同期相比也大幅提升。

    然而,数月后部分案件质效指标再次反弹。为此,院里决定:一读三评活动每季例行,审判绩效考评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审判员、书记员;将涉及审判效率、审判质量、群众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与结收案比、案件执结率、投诉率等考核指标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具体人……这一项项长效机制,迅速转化为大家争先创优的热情和干劲。

质量效率效果相统一

    某航空公司飞行员丁某辞职未获批准,引发纠纷诉至法院。承办法官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他们审理认为:飞行员辞职合法,但并不意味不必担责;飞行事关重大生命财产安全,对其自由择业权限制须严于一般劳动者。最终,判决某航空公司与丁某解除劳动合同,丁某赔偿100万元。

    在国内民航四处高薪挖人,国有航空公司飞行员纷纷跳槽的背景下,此判决一经报道,立即引得一片叫好。

    我们评价法官办案优劣的标准是看其是否能从法律、社会、人民群众多方位的视角观察、分析和处理纠纷,实现案件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相统一。院长朱绚凌说。

    江宁法院近10年劳动争议案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许多劳动争议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院注意找准矛盾双方切入点,最大限度衡平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今年以来调撤案件大幅提升。

判后释法为事了

3年前,江宁法院推行了判后释法工作,当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刑事案件的上诉率仅3.7%,创造了全市基层法院中受案最多,上诉率最低的好成绩。

因文化修养、社会阅历、法律知识等差异,不仅输官司的人可能不服判决,一些赢了官司的人也可能因为期望值太高而不服判决。朱绚凌介绍说。

去年该院受理了一起刑事案件,共同抢劫、盗窃、破坏电力设备的11名被告人,均被判处10年以上不等的有期徒刑。判后法官当即阐明法律,指出定罪量刑的依据是,各人每次参与情况、多数被告人相一致的供述,以及其他相关证据;不采纳区分主从犯的辩护意见,是因为你们这一团伙成员较固定、犯罪活动事先有预谋、各人行为仅是分工上的差异,对整个犯罪活动都不可或缺

听完解释,被告人程某率先感谢法院的公正判决;获刑最重的韩某、董某两人不仅当场表示服判,还对当庭翻供、不服判决的另一名程姓被告人说:自己干的事就认了吧,上什么诉?其他被告人听完法官的解释,都认为法官说的有道理,都表示,不叫家里人上诉了。最终,11人无一上诉。

精品背后是精神

在江宁法院采访,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该院法官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精品背后的无私奉献精神。

面对大幅上升的案件,全院干警几乎没有轻轻松松地度过一个安稳的节假日。没有人号召,也没有人强求,晚上和周末都有法官自觉来单位加班。执行局、四个人民法庭为有效执行,上半年开展上百次夜间执行。禄口法庭为减少群众诉累,坚持巡回审理,把法庭开到农家,推出晚间法庭假日法庭,当事人满意率进一步提高。

而在江宁法官的群体里,有三个人特别值得一提。

    全省十佳法官吕润进在淳化法庭工作5年多,为方便群众法律咨询,他把手机号码向群众公布,群众随时都可打电话找他。5年多来,他办的案子,没有一件上访,无一起矛盾激化。

    因工作劳累,脑血管突然破裂,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法官张勇,病情初步好转后,强烈请求重返工作岗位。院领导根据其健康状况,安排他先到法院档案室工作。如今,他每天上午到档案室工作,下午继续回医院进行恢复治疗。

    法官史俊杰因交通事故导致腰骨弯曲。医院要求他休息,他却说:大家忙得喘不过气,我能安得下心闲着?去年他审结案件239件,赢得了众口夸奖。

    上级法院和地方党政领导到江宁法院考察,称赞最多的一句话是:精品背后是精神。

 

    (20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