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 有效 低成本

??常州法院大力构建司法为民新机制

 

    便利、有效、低成本,这是记者在江苏省常州市法院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几个词。常州中院院长姜洪鲁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中院党组就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出发,全力以赴打造便利、有效、低成本的司法便民惠民工程。在全国法院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今天,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常州中院提出的便利、有效、低成本既是一种为民理念,也是一项便民机制,其核心就是为人民司法,让群众满意。

    便利:一切为了方便群众诉讼

    如果问常州老百姓,常州法院最近的新鲜事是什么?恐怕有一半人会说:法院成立诉讼服务中心。是的,大多数到常州中院办事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细微的变化:原来的立案大厅正在加紧改造成诉讼服务中心。其实不只中院,一些基层法院也纷纷成立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主要承担人员引导、分流纠纷、诉前和立案调解、立案及司法救助等职能。今年4月初,常州中院在最早设立诉讼服务中心的新北法院召开现场会,推广诉讼服务新北样本,要求全市法院6月底前要全面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切实为当事人提供柜台式、一站式诉讼服务,让他们少跑一次腿、少找一个人、少等一分钟、少费一点心、少误一次工,真正感受到司法的便利。诉讼服务中心的这一创举,已被常州市委政法委评为创新创优二等奖,并被江苏高院确定为2009年度全省法院审判经验总结项目。

    其实,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只是常州法院司法便民工程的一个缩影。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司法便利,常州中院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假日法庭、预约开庭等便民做法。钟楼区法院与区妇联设立婚姻课堂、与区总工会设立劳动争议案件纠纷调解室、与交警部门设立交通事故巡回审判法庭,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诉讼。新北法院已在8个乡镇(街道)设立9个巡回审理点、3个知识产权案件巡回法庭、1个环保巡回法庭。为方便农村群众打官司,新北法院还新设立了孟河法庭。如今,法庭的司法服务触角已延伸到辖区内的39个村委会。

    有效:用案结事了取代结案了事

    在常州法院,案结事了已经成为每个办案人员新增的一条办案标准。中院党组认为,真正体现司法有效性的是案结事了,而非结案了事。从去年开始,中院重点围绕案结事了的目标抓好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设,要求每个法官都要提高服务大局、化解纠纷等七种能力。一年来,通过开展岗位培训、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法官的司法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今年以来,常州中院还两次邀请基层组织的调解高手,为全市法院200多名一线法官传授调解经验,帮助法官提高案结事了、社会认同的办案能力。

    为减少涉诉信访,促进案结事了,常州中院大力推广戚墅堰区法院三十年零上访的经验,并出台了《关于减少涉诉信访、促进案结事了的26条工作意见》,建立健全了源头防范、定期排查、随时化解、常抓不懈的长效工作机制。在重点涉诉信访中,院领导带头包案,亲自做工作,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常州的涉诉信访案件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舍得把最优秀的审判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常州中院实现司法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案结事了的一个突出特点。常州中院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法院落实和完善院庭长办案制度的若干意见》,院、庭长除带头办理疑难案件外,还要主动协调矛盾易激化的案件,发挥院、庭长的优势,促使案件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今年5月下旬,常州中院院长姜洪鲁亲自协调解决了一起历时两年多的建设工程质量及工程款纠纷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低成本:给司法服务贴上价廉物美的标签

    诉前调解对于定纷止争、息诉止讼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当事人化解矛盾的成本也低,双方既明了事理,也保了面子……”这是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在常州中院上报的一份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简报上作出的批示。诉前调解是常州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也是为当事人提供低成本司法服务的一个成功实践。诉前调解的最大优点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成本很低,一站式服务,一分钱不收,又快又好地替老百姓解决纷争。现在,常州法院已全面设立了民调窗口,并按照扩大面、提升质、扩大果的要求,全面加强和完善诉前调解工作和诉调对接工作。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既减轻法院的办案压力,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以最快的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了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常州法院继续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大力提倡速裁。溧阳法院是速裁成效比较显著的基层法院之一。今年初该院成立了调解速裁中心,专门配备10名法官和2名法官辅助人员,大力开展民商事速裁工作。截至今年6月,调解速裁中心已结案1122件,占民商事案件的54%,平均审理周期仅13天。

    为减轻困难群众的诉讼负担,让他们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司法服务,常州法院全力打造便利、有效、低成本诉讼救济渠道,不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扩大救助对象,简化救助程序。今年以来,常州法院共对116件案件实施了司法救助,减免缓诉讼费38.36万元。 娄银生 本报通讯员 陈志强 卢凝一 

 

200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