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组合拳”破解“第一难”?? 南京浦口区法院开展涉诉信访工作纪实
作者:转载《人民法院报》 发布时间:2009-09-14 浏览次数:2153
用“组合拳”破解“第一难”
?? 南京浦口区法院开展涉诉信访工作纪实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在抓涉诉信访工作中,针对涉诉信访形成的诱因,综合治理,用“组合拳”破解“第一难”,取得显著成绩:连续三年信访量在全市最少,连续三年群体访、越级访在全市最低,司法与民众关系和谐,多次被市里评为涉诉信访工作先进。
渠道畅了,民怨少了
“在社会转型期,矛盾的产生点增加,一些涉诉信访特别是群体访、越级访事件的发生,相当程度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积怨而至。”这是浦口法院对涉诉信访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后形成的认识。鉴于此,该院涉诉信访开展工作从畅通司法渠道入手,先后建立和完善了院长接待日、预约接待及院、庭长联合接待等7项制度,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能答复的,当场给予明确答复;需要研究不能及时答复的,接待领导作出具体批示,明确承办部门和办理期限,并由相关部门跟踪督办。
2008年,该院针对诉讼案件增多、征地拆迁纠纷增多、矛盾激化点增多的情况,把每周一次的院长接待变为每周二至三次,并创设了带案下访、上门回访、出门走访等倾听群众诉求的新方法,及时回答并解决群众遇到的涉法问题。
今年5月,该院收到一封从市长信箱中转过来的信件。崔某在信中反映,他1999年5月在浦口区内被李某撞伤,肇事者李某虽被判刑,但至今其民事赔偿尚未得到解决,请求市长干预解决。接到上级交办信件后,该院立即了解案件情况,发现崔某至今尚未结束治疗,故未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虽然这起上访事件和法院的刑事判决并无直接的关系,但法院没有一推了之,派人赴远在南通的崔某家中,向其释明法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崔某当即表示停止上访,依法维权。
渠道畅了,民怨自然少了。从2006年开始至今年6月,院、庭长接待群众来访明显减少,涉诉信访来访由每月平均30 人(件)次降至8人(件)次,一大批涉诉信访案件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内外联动,齐唱“息诉歌”
今年4月,由区法院牵头,组织全区近10个部门开展为期10天的涉法涉诉排查工作,共查出十多起涉诉信访的苗头和隐患。这次排查,做到了“五个查清楚”,即查清楚过去已经排查但尚未解决的矛盾有多少;查清楚新的矛盾和隐患有多少;查清楚正在调处的矛盾有多少;查清楚通过工作能够彻底解决的矛盾有多少;查清楚需要通过采取进一步措施有多少。在此基础上,该院制订了全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息诉罢访工作的方案。
每年定期开展涉诉信访工作排查,是该院依托党委、政府等社会力量,内外联动破解涉诉信访难题的又一举措。该区区委要求,全区党委、政府各部门对涉诉信访工作要像分析经济发展形势一样分析涉诉信访形势,像抓重点工程一样抓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像考核全年度综合工作一样考核“平安浦口”工作,并将涉诉信访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中。
在区委的关心支持下,该区成立涉法涉诉工作领导小组,由法院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统一协调解决全区涉诉信访难题。王某因与某驾训学校联办分校产生纠纷,由于证据不充分,一、二审均败诉,此后进入再审程序。由于该案案情复杂,加之法律适用分歧意见较大,未能及时结案。对此,王某不断上访,还扬言要搞出点“大动静”。该院认真分析案情,详细制定息诉罢访的方案,依法支持其合理的诉求,驳回不当要求,并针对案件涉及到的有关补偿问题,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解决。在法院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被上级法院挂号的重点信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层层把关,让纠纷少成信访
浦口法院抓涉诉信访注重源头治理,坚持在诉讼各阶段层次把关,变“事后理”为“事前防”,尽量让矛盾纠纷少变成信访。
2007年,该院与区司法局联合下文,在法院立案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聘请2名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人民调解员,并以此为载体,实行诉调对接,形成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合力。两年来,该工作室共调解纠纷480余起,其中调解成功289起,调解成功率达到60.2%,解决纠纷数量占全院民事纠纷的12%。经该工作室调解结案的纠纷,无一例强制执行,无一例投诉、上访。
在诉讼中,该院坚持调解优先,把案结事了作为办案评判的标准,走出了一条“调解多、判决少、效果好、公信高”的特色之路。连续三年该院的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位居全市前列,所调案件无申诉再审、无信访,做到了案结事了。
他们把判后答疑作为审判工作的最后规定程序,让对案件判决有疑虑的当事人心服口服,自觉履行裁判结果。一位拒不调解的当事人拿到判决书后还是不服,一条一条向法官质询。法官耐心解答了他提出的所有的问题后,这位当事人感慨地说:“这下我明白了,是该这么判!就冲着你们这态度,我也相信这份判决书是公正的!”
(赵兴武 杜 慧 叶文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