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能动司法作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南通“五项机制”确保辖区稳定

 

   本报讯  近日,经过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长达半年的调解,如皋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江苏九鼎集团与该公司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纠纷终于达成协议,这起可能引发群体性诉讼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这是该院建立和完善“五项机制”,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的又一见证。

   前瞻性调研机制,主动为党委决策提供“法律参考”。今年年初,南通中院围绕工作重点,确定16个重点调研课题,党组成员每人分工12个,许多课题都与司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紧密联系,力争做好前瞻性的调研分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今年以来,该院院领导4次带队走访市骨干企业、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形成《全市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报告》,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为党委科学、依法决策积极出谋划策。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先期介入处置纠纷。健全《关于积极处置企业主“弃企外逃”引发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与党委、政府的联络工作,随时收集辖区内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异常情况。在受理、审理和执行同类型案件时,加强法律适用的协调统一,对民商事审判中涉及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等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做好预测和预防工作,遇有情况提前介入处置。截至目前,该院提前介入协调工作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解决重大纠纷7件,确保了一方平安。

   官民“角色互换”机制,前置审判要素。定期选派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法官,到基层挂职,街道推选优秀干部由法院聘任为“编外法官”。挂职法官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到街道、社区开展继承法、婚姻法、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等法律知识讲座。目前,10名挂职法官已成功参与调解了恒利染色公司与某社区之间的房屋租赁纠纷等24起疑难纠纷;“编外法官”在旁听案件过程中,将自身意见及时转达给法官,把社会道德标准带入法庭,实现与法官思维的互补。同时积极配合法院开展调解工作,把法院的调解工作融入到街道(社区)工作中去。

   三级网络调解机制,能动化解社会矛盾。该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在每个街道选择一个社区或村委设立一个调解点,建立起以诉前调解中心为龙头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的基层三级调解工作网络。同时确定每名法官联系12个乡镇及村组、社区调解组织,延伸调解工作触角,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委托调解、协助调解、邀请调解工作。诉前调解中心成立两个月来,主动化解社会矛盾31起,调解率高达95%,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定点联系企业机制,深入企业排查风险。该院结合市委开展的“服务企业年”活动,在市区规模型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中确定10家重点企业和5项重点工程作为挂钩联系点,明确领导带队,分工负责,定期走访,深入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司法的需求等,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赠送《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防范法律风险提示30条》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企业依法防范风险的意识,增强依法办企的理念。(张军华)

 

 

200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