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工作,关键在人;法院的未来,关键在青年法官。青年法官承载着推进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发展的神圣使命。近几年来,扬中法院招录了一批理论水平高、个人能力强的法律人才,对此,该院党组高度重视青年法官培养工作,真正把青年法官作为法院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在基层锤炼、导师帮教、志愿服务等方面用心尽力、狠下功夫,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抓紧抓好。

 

下派基层:刻苦磨砺增才干

 

“在农村,小事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冲突。处理好一件小事,花费的精力不比办理一个大案子少。”今年年初,在扬中市三茅街道挂职锻炼的青年干警曹凤彪,协助村干部成功处理了一起邻里纠纷。

 

近年来,扬中法院法官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此举使干警队伍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为该院的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后备人才基础。然而,新招录的青年法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层工作经验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欠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偏弱等问题。为此,该院积极响应全市“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让新入职的公务员先到镇街党委挂职锻炼一年,让他们在基层工作中接地气、增才干、强素质。

 

去年3月份,曹凤彪被选派到三茅街道民主村挂职锻炼,担任村长助理,如今,一年任期已满,回到开发区法庭工作的他回忆起这段挂职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在民主村挂职中,我才切身感受到基层工作的辛苦,之前村里搞拆迁,清晨六点多,就得跟着村干部去拆迁户家里了解情况,上班之后再会同拆迁组下去做群众思想工作,秸秆焚烧、创卫期间工作时间更长,甚至还要晚上值班,周末也很少休息,基本上都是正常上班。”曹凤彪说,“虽然辛苦,但收获颇多,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赴基层挂职锻炼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年的时间与村里的干部一起工作、生活,处理过市重点

工程征地拆迁的劝导工作,亲历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我觉得自己以后办好案件更有底气了!”

 

该院坚持实行青年法官赴基层一线挂职锻炼机制,2011年至今,共选派30余名青年法官赴社区、信访部门等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在与基层群众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青年法官们对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逐渐学会了运用群众的语言和方式与群众沟通交流,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有大幅提高,此外,在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也增进了法官与群众的感情,可谓一举多得。

 

结对帮教:拜师学艺提能力

 

如何尽快让这些“学院气”十足的青年法官尽快适应角色,更好地开展工作,扬中法院党组一直在思考。

 

2012年,该院几经讨论研究,最终敲定了《关于实行青年法官导师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发挥资深法官的带教、示范、传承作用,切实提高青年法官的司法能力,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着力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

 

经过层层严格筛选,该院选拔出从事审判工作时间五年以上、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丰富审判经验的15名优秀导师,其中包括1名全国模范法官、2名正局级审判员、12名业务部门正副职领导。通过资深法官与年轻干警“结对子”、“拜师傅”,由“导师”们对青年法官近身指导,从收案到结案,言传身教审判中每一个环节的重点、难点,引导他们学会关注细节,重视每一个细小案件。考虑到该院青年法官大多是通过公务员招考、选调等方式从各个省市引进,对扬中风土人情不熟悉,导师们在传授业务知识的同时,还加强对青年法官民风民俗、生活方式上的指导,帮助青年法官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当初面对当事人时,都不知道如何和他们打交道,甚至听不懂他们的言语。遇到难缠的当事人,我情绪很容易失控。比起刚进法院时的腼腆和青涩,现在的肖丽蓉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多亏了我的导师包法官耐心的教导和帮助,从书记员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审判员,待人接物和心态方面都成熟了很多。

 

两年过去了,扬中法院15名青年干警在导师的帮助下和工作的历练中快速成长起来,不少法官成为了一线办案能手,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军人才。15名青年法官中,有5名办案一审服判息诉率在90%以上,5名被评为院办案能手和调解能手。青年法官王祥远被镇江中院授予“优秀法官”的称号,黄耘娣被评为“无涉诉信访法官”……

 

志愿服务:释放激情展风采

 

咨询台上摆着免费发放的宣传册,十余名青年法官耐心倾听居民提问。“我正在打一个劳动纠纷的官司,想提起上诉,应该在多长时间内上诉啊?”“几年前,为了一桩纠纷,我们向被打的人陪了钱,现在他又找上门闹,我们应该怎么办?”面对着一个又一个法律关系并不复杂但却关系到每个当事人切身利益的疑问,青年法官们认真地聆听,并微笑着一一解答。

 

这是扬中法院青年法官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加强青年法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发挥青年法官的业务专长,该院一直鼓励青年法官开展义务普法、“志愿者进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该院干警崔沈文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六岁的小安亲自画的一幅画,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节日快乐”。 尽管字体稚嫩,甚至一个字分开成两个字,有些还缺了笔画,但这份礼物被崔沈文当作宝贝似的珍藏起来。

 

小安是一名自闭症患儿,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父亲因犯法入狱,如今只能由年迈的奶奶独自抚养。自从与小安结对帮扶后,这位外地未婚女法官,就多了一份牵挂和责任。每逢暑假和重大节日,崔沈文都会带着一推生活用品、书籍和玩具去看望小安,陪他说话,给他心理疏导,让从小失去母爱的小安再次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

 

考虑到青年法官具有工作积极性高、法律知识扎实、同中小学生年龄差距小等优势,我院于5月份正式成立了“青年法官志愿者服务队”,并出台了《关于组建“青年法官志愿者服务队”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该服务队秉承奉献、友爱、奉献、进取的服务宗旨,通过义务普法、咨询服务、心理辅导、“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活动,延伸司法职能、搭建司法服务平台。

 

目前,该院青年法官先后11次下乡进行法制宣传,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解答群众疑惑200余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0余人。青年法官在志愿服务中,升华了精神境界,提升了道德修养,砥砺了人格品质,提高了司法为民能力和水平,展示出积极的精神风貌和亲民的司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