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刚亦柔当好法官
作者:澄研 发布时间:2014-05-20 浏览次数:1977
刚刚结束一天庭审,倦意悄然爬上唐宇英的脸颊,见到记者,她捋了捋头发,轻轻靠在椅子的护腰枕上。顿时,身材娇小的她,被办公桌上一摞摞高高的资料和书籍给挡住了。
“唐庭是个跟时间赛跑的人,身体不好却连续办案。”跟她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对记者说。采访她时,记者时常被一种直抵人心的温暖包围,被一种新时代的正气激励,带着这样的温暖情愫,让我们走近这位美丽的女法官。
辨法析理让当事人感受公平正义
“法官应当有专业知识,更应当具备善良、公正和为民的品质。”在唐宇英眼里,“法律不应该是冰冷的,应该有它的温度。”
有这样一起案件,一个粗心的父亲,倒车时不慎将蹲在地上玩耍的女儿撞倒在地,孩子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当他向保险公司索要赔偿时却遭到拒绝。家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唐宇英成为这起案件的主审法官。
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受害人是驾驶员的女儿,不属于交强险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范围,况且,驾驶员除医疗费支出外无任何损失,没有损失却要求赔偿有违保险法损失填补原则。
唐宇英仔细核查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找出双方争议的焦点。她认为,本案受害人在受害时既不是被保险机动车车上人员,也不是被保险人,理应属于保险公司交强险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最后判决保险公司赔付医疗费和死亡赔偿金。
“这起事故本身就是悲剧,我们裁判案件既要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规定,也要考虑常理人情,所谓法律不外乎人情,”唐宇英说,“许多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进法院打一次官司,如果他们受到不公正对待就会留下深深的伤痕。”
精心办案让更多的案件成为经典案例
独立办案近20年,无论是之前在江阴法院民二庭,还是现在任滨江法庭副庭长期间,遇到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等“棘手”活,她都主动冲在前面。
有一次,一名驾驶员在持有驾驶证过期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拒赔,驾驶员起诉到法院。
“当时,我们都很关注这起案件,因为那时候最高院关于保险法的司法解释没有出台,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理论上存在争议,实践中也没有先例。”一位法律界业内人士回忆说。
唐宇英又一次走在了审判实践的最前沿。她深知这一案件的分量,特地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并立足国情,认真分析,她认为驾驶是门技术活,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不会因为驾驶证过期而减弱。遂最终判决保险公司赔偿,此案入选审判案例要览,为同类案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唐宇英审理过的案件中,像这样属“首例”的还有多起。据了解,她已有5篇案例入选最高法院编写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等载体。
“她判断准确、说理透彻,具有不偏不倚、不怒自威的气质,连我都经常被她细致办案、耐心调解的真诚所打动。”滨江法庭庭长刘尧宇说,他常常在晚上9、10点钟接到唐宇英的电话,与他探讨案情,“多年来,尽管人们对司法现状、对法制环境有种种议论,但她审理了这么多案件,没有一件因裁判不公被投诉或举报,她经手的案子,即使争议大,也从未改判过。”
遨游书海让“小图书馆”成为力量之源
记者采访时发现,唐宇英的桌面上堆着高高的一摞新书,仔细一看,是一系列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和法律适用参考,包含房地产、担保、合同、婚姻家庭等多个领域。
“这些书是前两天在网上法律书店买的。”唐宇英说道。
“每天开庭办案这么忙,你还有时间看书充电?”记者不禁好奇。
“唐庭很认真,每天加班学习。这书柜里的书都是她收藏的,很多宝贝呢!连1986年省高院出台的指导案例都保存完好。”还没等唐宇英回答,她的搭档——法官助理顾成竹便抢先回答,在顾成竹眼里,唐宇英不仅是搭档,更是良师。
原来,唐宇英有搜集资料的习惯,20年的日积月累,原本的小书柜已逐渐发展成一个“小图书馆”。去年,江阴法院推出审判组合模式改革,法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逐渐由“审案工匠”向“法律专家”转变。唐宇英的“小图书馆”,也就自然成为法官和法官助理探讨业务、学习交流的场所。
“滨江法庭管辖区域主要位于城乡结合部,审理的案件类型多、法律关系复杂,要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唐宇英为自己设定了目标:能站在学术前沿进行思考,在办案中运用新的司法理论解决疑难问题,办出高质量的精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