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下一路阳光
作者:房春娥 发布时间:2014-06-20 浏览次数:1872
在如诗如画的淮水之南,淮阴区法院南陈集人民法庭的干警们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用青春与智慧奏响了一曲为民司法的华美乐章。这个仅有4名干警组成的基层人民法庭,年均办案800余件,守护着辖区内5个乡镇27万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大管家”——夏明
“哎呀,已经12点了,请你们抓紧时间把调解协议签了吧,我得做饭去了。”南陈集法庭副庭长夏明看了下表,焦急地对着刚刚调解成功的案件当事人说。
原来,法庭的食堂厨师这几天请假了,做饭自然就成了夏庭长的“份内事”。只见夏庭长急急忙忙跑进厨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菜,围上围裙,开始忙活起来。法庭离城区近40里路,干警们中午只能在食堂吃饭。为了不耽误正常工作时间,夏庭长早早地去菜场把菜买好,先回到家简单加工下,将半成品打包带到庭里,再煮煮就可以吃了。
经过30分钟的“主厨”操刀,4盘家常菜已经端上了桌,忙了一个上午的4个大老爷们早已饥肠辘辘,眨眼间菜已基本“光盘”。
“夏庭长,我宿舍的床坏了,能不能帮我修下?”“夏庭长,我有个案子调解不了,能不能请你出面协调一下?”“夏庭长,最高院新出台了一些司法解释,能不能帮我们指导一下具体适用?”刚刚放下碗筷,夏庭长又有了新的“任务”。
“庭长就是个大管家,不仅要对庭里的审判工作负责,还要照顾好大家的生活起居,什么事都得做。”夏庭长总是笑嘻嘻地这样说。在夏明庭长的带领下,南陈集人民法庭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优秀党支部,多次受到上级法院的表彰与肯定。
“草根法官”——彭德宝
“法官就是要接地气,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现在做了一名基层法庭的法官,觉得很踏实。”这是彭德宝常说的话。这位年轻的副庭长没有80后的娇气与浮躁,只有一身的憨厚与朴实。
2008年7月,彭德宝大学毕业后考进法院工作,南陈集法庭是他工作的第一站,这一站就是6个年头。农村法庭处理的一般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彭德宝身处基层人民法庭,情系最朴实的人民群众,处理的是家长里短的“小案子”,书写的却是和谐稳定的“大画卷”。
在一起离婚案中,原、被告之间矛盾异常尖锐,一个声称不离即死,另一个扬言一旦离婚就要杀人。彭庭长以最朴实的语言,最真诚的情感劝解双方,不厌其烦的做双方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成为夫妻的不易,告知他们正确对待婚姻家庭,双方矛盾终于缓和,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挽回,“以命相拼”的夫妻终于破镜重圆。
有着“淮安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的彭德宝,这样调解成功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
全能“少年”——秦凯
高高的个子,带个黑框眼镜,一脸的书生气,乍一看还以为是在读的大学生,他就是南陈集法庭的助审员兼书记员秦凯。
“因为人手少,我基本每天都要开庭、记录、装订卷宗,既要干好审判工作,又要做好书记员,像陀螺一样转,但是我转我开心!”这位25岁的小伙子谈起自己的工作露出一脸的幸福。
今年3月初,家住吴城镇三元村的村民老王从镇上一家种子店买了几十包西瓜种,播撒后迟迟不见秧苗,眼下20亩西瓜田仍是光秃秃的一片,无奈之下诉至法院。秦凯接手案件后,考虑到案情较为紧急,立即给种子店的经营者李某打了电话,要他速到法庭化解纠纷。
李某一开始并不同意承担责任,声称“新苗没出绝不是种子原因造成的”。“20亩西瓜是老王今年致富的希望,帮一把他就不会倒下,他会感谢你一辈子!”秦凯一番热切而滚烫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李某。李某当即表态,速调优质西瓜种子送到老王地头,并给800元补偿费。
案件调解结束后,制作法律文书、报结、装订卷宗、归档等一系列的工作,秦凯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如今,老王的20亩西瓜长势喜人,他逢人便说:“有了南陈集法庭秦法官的帮助,今年的日子一定会好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