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躬身为民
作者:杨梅花 发布时间:2011-09-01 浏览次数:1129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真正的学者就象田野上的麦穗。麦穗空瘪的时候,它总是长得很挺,高傲地昂着头;麦穗饱满而成熟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得温顺的样子,低垂着脑袋。”作为一名江苏省审判业务专家,刘慎辉就如蒙田说的那种饱满而成熟的麦穗,温和、谦逊、理性、宽容,在此之余,他也从来不曾忘记自己的身份—一名法官。
1994年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后,他考到徐州中院,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从立案庭庭长助理到民三庭副庭长、研究室主任、民二庭庭长,17年的法官生涯中,他潜心理论研究、刻苦钻研审判实践、不断总结创新,连续三届被评为徐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09年被授予徐州法院系统知名法官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中层干部,所在部门三次被省法院授予集体二等功,最近又被评为全省审判业务专家。
作为审判业务专家,刘慎辉在学术研究上历尽艰辛,法学理论功底深厚,对商事审判领域法律问题也形成了自己独特见解,从事审判工作17年,发表法学论文4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4篇,出版法律专著8部,参与起草省法院审判纪要1件,先后担任5项重点课题的负责人,其中两项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课题,一项为全市法院优秀课题。
作为科班出身的民二庭庭长,刘慎辉审判业务颇为精湛,尤其在疑难复杂的股权纠纷案件中独树一帜,是同行公认的“铁杆法官”。徐州地区第一起股利分配请求权纠纷案,第一起申请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纠纷案,第一起连环购车纠纷法律适用请示案件,第一起公司解散请求权纠纷案都是他承办的案件。在担任民二庭副庭长的一年时间里,他先后承办各类疑难复杂案件300余件,无发回改判,无再审,无信访;在担任研究室主任的三年时间里,他作为审判长办理了203件请示案件,统一了22类法律适用问题;担任民二庭庭长6年的时间里,他坚持全庭集体讨论案件,研究确定了近2000余件商事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思路,并亲自承担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撰写了大量的信访报告。曾经一位资深律师在败诉后拿着判决书找到当事人说:“我能想到的,判决里都想到了,而且把我驳得心服口服,我想上诉都找不到理由。”
刘慎辉常说:“要使判决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法官就必须秉承良知办案,法官良知触摸的内心世界是比职业道德更具有本原、更为根基的内在价值判断”。他常常结合审判实际研究外国的法律,并对我国法律现状进行反思和探讨。近年来,结合审判实践,他总结了许多审判经验,提出了许多民商事审判相应的改革建议,并积极付诸实践。他总结归纳的《商事审判庭审中应当注意的六十个问题》、《裁判文书说理参考100条》、《关于破产程序中切实保障职工十二项参与权》等10余个文件被年轻法官们奉为经典教材,他创立的同命题裁判文书制作竞赛活动在全省推广,他提出的“八个必到”工作法让民商事法官们尝到了甜头。
2009年6月,他提出在全市商事审判系统推行“八个必到”审判制度,规定在审理涉及居民村民群体性矛盾纠纷等8类案件时,承办法官必须到实地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结合案情了解社情民意,开展说服教育和调解工作。 当时有人质疑认为,法院自身审判任务繁重,还要把法官及审判资源投入到“田间地头”,做这种耗时费力的分外事,是不是在舍本逐末?作为民二庭庭长,他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让法官们感受这一制度带来的好处。“八个必到”作为一个硬性规定坚持了下来。时间一长,大家都渐渐品出了滋味。法官往基层跑,可以了解掌握很多矛盾的背后原因,矛盾纠纷彻底能够解决,裁判结果老百姓更能够接受。在戴峰、贾德平、新光集团有限公司与徐州工业园南庄社区居民委员会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案中,他指导承办人专门制作民意调查表,亲自带队在50多位村民代表和30多位党员代表中调查群众意见,以甄别真正的民意。最终促使三方当事人达成调解。该案被省法院“服务三保司法审判案例选编”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