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阿姨,我已经通过了6门自学考试科目,还学习了眼睛验光技术,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出狱后能够开个店,让父母幸福生活…”少年犯小伟向回访法官汇报了半年来的学习生活情况。新年伊始,徐州中院少年庭法官前往江苏省少年管教所,对在该所的徐州籍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回访帮教。

  近年来,徐州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按照“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注重案前调查、案中教育、案后帮扶,着力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犯,全市有3家法院为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其余9家法院均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徐州中院少年庭先后获得“江苏省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审前调查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第四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一等奖”、徐州市“金牌服务岗”、“政法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支“特殊部队”在行动

  未满15岁的小赫因琐事将朋友捅伤,在审理期间,法官委托辖区司法所调查员来到小赫所在村委会以及就读学校,了解其家庭、学习、平时表现等情况,对小赫开展社会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最终法官综合各方面情况,对小赫适用了缓刑。判决后,小赫表示很渴望继续上学。法官们又积极协调,最终在团市委的帮助下,将其安排到了一所技术学校继续学习。在回访中,学校领导告诉记者,小赫在校认真学习,与人友善,表现良好。

  为确保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的严谨和准确,徐州法院在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开庭前,必须要过“三关”,即个人身份调查、家庭情况调查、社会情况调查。来自基层、熟悉情况的司法所人员,通过庭前走访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社区、所在学校,查明他们的成长轨迹、家庭背景、社会交往、性格特点和涉足犯罪的主客观原因等,并形成调查报告提交法庭,作为量刑的依据之一。

  “惩罚为辅、教育为主是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特点,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审前调查,了解其走上犯罪道路背后的主客观原因,可以确保我们的审判工作能够'对症下药',取得更好的效果。”徐州中院少年庭庭长王韧深有感触地说。

  有的孩子家在外地,父母亲属均失去联系,谁能帮助孩子参加诉讼?针对这种情况,徐州法院率先引入“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制度,选聘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社会人士担任合适成年人,积极帮助未成年被告人与司法机关沟通,确保未成年被告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2011年,徐州法院成立了社会工作者介入中心,将31名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专家和团委、妇联、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纳入社会工作者专家库,社会工作者团队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未成年犯或行为偏差者设计矫正方案,缓解其心理压力。

  此外,徐州法院还广泛邀请来自妇联、团委、街道、社区等队伍的特邀人民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合议和帮教,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和教育青少年的特长,强化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

  三年来,徐州中院共审理各类涉少案件近千件,一审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或改判。

  特殊制度用心良苦

  去年2月,在美容店工作的小玲,因被老板指责懒惰、笨,和老板激烈争吵后将老板捅伤致死。经过社会调查员的社会调查,了解到小茹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是养父母养大。针对这一可能影响孩子心理的特殊情况,法官安排小玲在徐州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社会工作介入中心”接受心理疏导和矫治。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徐州法院少年审判工作从庭前到判后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安排。除了庭前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出庭、心理疏导、法官寄语等制度外,还实现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的分案处理,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轻罪封存制度,建立了非监禁刑未成年犯档案,实行定期回访、跟踪帮教制度。

  两年来,全市法院对300余名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全部实行了犯罪记录封存。社会工作者共参与222件刑事、民事案件的心理疏导、庭审教育、跟踪帮教工作。

  为强化制度落实,徐州中院与团市委等八部门联合行文《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工作的实施意见》,与检察院会商,联合下发《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细则》。并推动各辖区法院联合同级检察院、公安局出台《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案处理意见》,从司法程序上建立与成年犯的“隔离带”,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帮助少年犯重返社会。

  该院分管少年审判工作的副院长戚志华认为,这些制度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又带有极强的人性化色彩,为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被告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位一体”编制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网络

  高中临近毕业的小伟,被一伙人“欺负”后,叫来同伴报复,将对方一人打成重伤致死,小伟也被处以14年的重刑。判决后,法官们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联合监狱和家庭对小伟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和帮教。在监狱中,小伟积极学习和改造,不仅学习了眼睛验光和电子技术,还参加了自学考试,已经通过6门功课,因为表现突出,被多次减刑。今年寒冬时节,法官们第5次来到监狱,为小伟送去学习书籍和御寒衣物。

  多年来,徐州少年审判把教育、挽救工作延伸到法庭之外,建立了集定期回访、社区矫正、联合帮教、助力安置于一体的帮教矫正体系,建立“法润失足少年教育基地”等16个规范化帮教基地并实现良性运转。每年至少2次组织全市法院少年庭法官前往少管所回访未成年罪犯,三年来,共有167名被判处监禁刑未成年罪犯接受教育回访,法官们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诚心帮助一个个失足孩子走出阴影。

  少年审判法官还主动把工作前移,变“审判者”为“宣讲者”,努力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建立法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全市法院63名法官与105所学校联手共建,在技校、职校等普法教育重要场所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普法深入农村、社区、闹市,搭建起法院、家庭、社会、个体“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网络。

  徐州两级法院、共青团定期同步开展以“青少年权益维护”为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广大青少年、在校师生、社会公众走进法院,参观少年维权展室、旁听庭审、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感知司法。近年来,徐州中院开展法制课23场次、模拟法庭7次、大型法律咨询4次,40余批次千余名各界人士参观中院少年维权展室。

  据统计,徐州地区未成年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未成年犯罪人数从2010年的近700人下降到去年300人。徐州中院连续2次荣获“江苏省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社会矫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