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实实在在 收获沉沉甸甸
作者:周陈华 常备 发布时间:2015-03-03 浏览次数:2120
2014年11月27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会议上,东台法院时堰人民法庭被表彰为“2011-2014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庭长杜云昌作为代表受到了省委书记罗志军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荣誉既是对过往付出的最好脚注,也是对未来作为的明确指引。坐落于里下河平原的时堰法庭,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热土,始终与辖区11万群众同命运、共呼吸,成为梦里水乡之上一张耀眼的法治名片。
创新矛盾化解路
“杜庭长,今天我们前来,是代表全体工友向您道别的。虽然咱并没有打官司,但您和法庭的法官为我们兄弟义务跑了多少腿,流了多少汗,我们心里明镜似的。如今,咱弟兄们心中那颗悬着的问号能够变成圆满的句号,您是恩人!”今年春节前夕,在拿到工资款后,农民工老吴等人特地在返乡前赶到法庭表达谢意。
2月初,因辖区某建筑企业资金链紧张,32名农民工眼见近80万元工资没了着落,四处奔波求助。接到辖区党委政府的通知后,杜云昌立即带领精干力量站到了矛盾纠纷的最前沿。他们协同政府部门安抚工人情绪,邀请工人代表参与监督。与此同时,引导企业股东及其近亲属竭尽所能筹集资金,并想方设法为企业追回债权。不久,32名农民工分两批次拿到了全部工资款,企业也在“休克”中迎来了新曙光。
目前,法庭已就职工工资引发的集中信访问题形成了一套“提前介入、分工配合、依法作为、积极筹款”的矛盾化解机制。近两年来,法庭共协助化解此类纠纷9起,为200多名农民工追索报酬700余万元。
“农民工工资问题点多面广易燃,容不得半点坐等观望,也不可能孤军作战。必须紧紧依托地方党委政府,发挥法庭专业优势,方能快速稳妥地化解矛盾。”杜云昌语气中流露着满满的自信。
助力转型升级战
时堰法庭管辖的时堰、溱东两镇均是赫赫有名的财政收入“亿元镇”,境内厂房林立、工业发达。面对辖区党委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提档升级的战略目标,法庭不待扬鞭自奋蹄,顺势提出要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打好“三手牌”:矛盾化解促双赢、消除隐患利当前、助力转型谋长远。
为更好地运用司法智慧拉动产业集群的高飞,法庭开通“法官热线”、定期走访企业、发送司法建议、举办知识讲座、开展送法入企,以“组合拳”为企业的加速“奔跑”添柴加薪。
2013年3月,法庭受理了一起“简单”的货款纠纷:原告连云港某钢材厂起诉东台某不锈钢厂索要36万元的货款。可此时,该不锈钢厂受市场波动影响,资金早已捉襟见肘,若此时还款,势必雪上加霜。就在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法庭瞅准钢材厂具有投资意愿的机会,主动牵线搭桥当起“媒人”:由双方在东台重新注册生产太阳能支架的新公司,被告不锈钢厂以土地、房产投资入股。
死结一旦巧解,庭审中的冤家对头立马成为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谈及这段和法庭的交集,公司老总沈某感慨不已,他说:“本来就是打个官司,没想到竟在这里落了户!本来只是索要30多万的货款,没想到现在每年能赚取300多万的利润!小法庭真有大能耐!”
据统计,仅2014年,该庭就妥善化解涉企纠纷63起,发出司法建议6份,盘活企业15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下好为民司法棋
“丁法官,我们村的村民徐某去年年底在帮别人卸货时不慎从车上跌了下来。花了8万多元的医疗费不谈,现在还在家休养,他妻子又有残疾,儿子还在上初中。和雇主谈,总协商不出个结果来。能不能请法庭支个招?”2014年4月,在镇民调治保主任会议上,徐某所在村的村干部向参加会议的助理审判员丁惠陈述了徐家的困境。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时堰法庭主动延伸司法触角,借力村干部接触群众的天然优势,每月安排专人参加各镇的民调治保主任会议,了解群众司法需求,排查各村居的矛盾隐患。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普法宣传、联合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另一方面,对需要通过司法处理的,及时导入诉讼程序,并提供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
获悉后,法庭立即和徐某取得联系,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协助其申请了法律援助,并启动绿色立案通道,减免其相关诉讼费用。等徐某被鉴定构成八级伤残,法庭又主动上门,开展巡回审理,联合村干部一起做雇主江某的工作。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某一次性赔偿徐某35万元,并当场履行完毕。
“如果没有法庭撑腰,治病的钱能拿全就不错了。这下好了,我们全家有希望了。”拿到赔偿款的徐某逢人便夸法庭好。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步履坚定的时堰法庭必将在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中开创更多的精彩,赢来更多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