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破融合 快速兑现职工债权116万余元
作者:常熟市人民法院 孔维璌 杨凡 发布时间:2024-04-02 浏览次数:2468
“法官,钱已全部付到法院账上,请查收!”近日,常熟市人民法院通过“执破融合”工作机制仅用23天快速执结一批工资案件,24名职工的工资、经济补偿金共116万余元一次性清偿完毕。
某磁电机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集三方股东的材料供应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而成立,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因股权结构的分散致使公司经营管理陷入僵局。
“公司注册资本金都是实缴的,前期买办公设备、装修花费较大。因为没有控股股东,事情得所有股东一起同意,结果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决策时间拖的很长。公司是想长远发展的,你看这沙发地板都是品牌的,员工在这也舒服。”股东代表李某焦急地说。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就入职了,对于公司的背景、待遇及管理方式都是满意的,没想到……”职工小张无奈地说。
某磁电机公司三名股东分别持股35%、35%、30%,因没有控股股东,公司行政效率不高,经营管理异常,自2023年8月开始停工放假并拖欠职工工资和房租物业费。对公司继续经营还是关停清算股东之间迟迟未能达成共识,后续资金始终未能到位,多名欠薪职工生活陷入困顿,提出尽快兑付工资债权的诉求。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公司没有留守人员管理,除机器设备和存货以外,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未发现有可供清偿的资金,已具备破产原因。
常熟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在立案环节就将该批职工申请执行的案件推送给“执破融合”工作团队,一方面查封该公司的财产,一方面向职工释明可转入破产程序处理,经职工同意并提交破产申请后,“执破融合”工作团队立即约谈股东,告知“执行转破产”的法律后果及救济途径。在常熟市人民法院和属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某磁电机公司积极筹划,利用自身销售优势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为存货匹配到了订单,合同价格足以覆盖全部工资债权,最终在法院执行局的协调下与职工形成了债务清偿方案并一次性履行完毕。
常熟市人民法院立足“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深化“执破融合”工作机制,叠加执行程序和破产程序优势,为债务集中清偿提速。
一是前移破产原因识别点,提升案件甄别主动性。在执行立案关口启动初步筛选,立案人员发现执行申请人众多,具有涉民生性、涉众性特点后,及时推送给“执破融合”工作团队甄别审查是否具有破产原因。
二是边执行边移送,叠加执行和破产两种程序的优势。根据某磁电机公司职工申请标的金额对模具等存货进行查封,在执行程序中对存货进行清点确认并做好执行变价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向职工释明并征求执行移送破产审查的意见,告知被执行人股东异议和救济途径,促使有挽救可能的企业积极清偿债务“自救”。被执行人股东在知悉公司可能进入破产程序后,积极筹划资金形成债务清偿方案。
三是发挥府院联动工作机制,高效盘活闲置市场资源。通过府院联动工作机制,融合共促。一方面法院建议公司调整租赁面积以减少租金,提高债权人清偿可能性;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引进其他商户入驻,盘活闲置低效市场资源,优化营商环境。法院推动股东通过自身优势为存货匹配到了订单,避免司法程序中因快速变价而产生价值大幅贬损。
四是坚持多方共赢理念,提供救治企业良方。受理执行案件后,调查企业状况、确认企业资产和负债状况,以破促执促进债务集中清理。对有挽救可能的企业,根据调研结果提供救治良方。对要求离职的24名职工,经法院协调,由某磁电机公司一次性支付申请执行的本金后了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法院根据某磁电机公司资产和负债情况,建议其应通过自行重组或破产重整的路径尽快调整股权结构打破公司治理僵局,引入新的资金以恢复生产经营。
常熟市人民法院发挥破产制度出清僵尸企业和挽救市场主体的功能,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共裁定受理14件“执行转破产”的破产案件,消化227件执行案件,化解债务金额达6970万元,盘活土地148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