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北塘法院用“心”维护司法公正
作者:苟连静 发布时间:2011-11-07 浏览次数:1044
“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创造条件让我全程参与了庭审……”日前,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受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84岁高龄的谷老太向法官表达了想亲自出席庭审的心愿。考虑到谷老太由于健康问题行走不便而且必须24小时吸氧,主审法官与合议庭成员商量后决定:直接在谷老太的病床前开庭!这样既不让谷老太的身体冒险,又可以更好地倾听谷老太对于赡养纠纷的意见。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近距离地倾听民意民情,类似的巡回审判在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并不鲜见。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中,积极探索“司法与民意对接”的有益做法,北塘法院取得了平息社会矛盾、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良好效果。
现场回放:病榻前法徽暖人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谷老太所居住的套房中,最大的房间就是她住的十几平方米的卧室。在这起赡养纠纷中,谷老太把四个子女都列为被告,双方都聘请了律师。由于空间有限,一方床头柜被用作简易审判席,三位合议庭成员只能坐在“憋屈”的小方凳上,书记员也只能在狭小的空间中迅速记录。
不大的空间却挤了十几个人。闷热的天气,大家汗如雨下。为了不影响秩序,大家都强忍着口渴坚持不喝水。赡养纠纷的症结源于多年来的家长里短,所以双方陈述时间都比较长。等到长达三个小时的庭审结束后,站起身来的法官们的腿脚早已麻得没了知觉。看到法官们的无私付出,谷老太及其四个子女感动不已,都对法官赞不绝口、连声道谢。
“条件艰苦点我们都不在乎,审案办案是我们和当事人交心的重要环节”法官表示,除了找准纠纷症结外,法官坚持把握审案时机,向当事人阐明法律法规,了解当事人的诉讼意图,及时调整和引导当事人调整诉讼预期,增强了双方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
审前审后:谈心搭建沟通桥梁
要想获得民意对司法的信任和理解,仅凭庭审中的短短几个小时是不够的。北塘法院的法官们在搭建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时,还善于把握审前和审后的时机,与当事人谈心释法。
在谷老太的案件开庭前,老年合议庭庭长高鑫就亲自对当事人进行“家访”,向他们介绍法院的性质与功能,讲清法官的中立地位和职责,说明法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持续到深夜的家访,为案件的顺畅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在开庭前,当事人就已经摆正了对法院和法官的认识和期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加强了互动。
为了让判决结果在执行时不打折扣,案件判决后,法官还专门把当事人叫到法院“谈心”,亲自将判决的法律依据及理由进行法律释明,引导当事人用换位思考法,来体验法官在审判中公平公正的中立立场,最终认可法官处理案件的方式和裁决结果,胜败皆服,息诉罢访。
庭内庭外:社情民意有畅通表达渠道
“我们需要有着不同经历和知识储备的陪审员,发挥自身工作经验的优势,参与纠纷矛盾的化解。”北塘法院院长袁挺指出,法官的专业知识和观察视角也有局限性,要积极发挥陪审员职能,让陪审员广泛参与案件审理及评议,拉近与当事人的内心距离。
如今,精挑细选出来的24名陪审员活跃在司法与民意沟通的最前线,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此外,辖区内4个街道设立了联系点,法院选派出一批经验丰富的人民陪审员,深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担任调解指导员等工作。
为了让法院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更加顺畅,北塘法院开通了专人接听的社情民意沟通热线,加强了对网络民意的搜集、引导与回应。在巡回审判和重大案件审理中,还委托有资质的社会民意调查机构采集民意。
今年以来,“司法与民意对接”成效明显。据统计,今年1-9月,该院民事案件调撤1447件,调撤率75.26%,同比上升2.32%;息诉服判率94.98%,同比上升0.16%。今年的“基层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大会”活动中,群众满意度为100%。
对接民意,北塘法院一直在前行。11月1日,北塘法院专门出台了《关于院、庭长接待日制度的规定》,通过设定专门的院长、庭长接待日,倾听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