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照进群众生活
作者:云舒 徐鹏 发布时间:2016-01-05 浏览次数:2343
张渚镇地处宜兴的宜南山区,自古以来民风就较为朴实。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张渚镇的常住人口有7.5万,流动人口已达2万。正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员构成,对于张渚法庭来说,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便是民事案件的处理。
张渚法庭庭长鲁军介绍说,在张渚法庭每年受理的民事案件占全庭总案件量的80%以上。民事案件相较于商事案件来说,虽然金额小,但往往涉及的群众多,案情也较为复杂。近年来,张渚法庭通过试行“1+1+1”团队办案、在农村一线建立审务工作站等创新机制,为群众办好法律身边事,也把法律之光送进了群众生活。
“1+1+1”团队办案 让效率高起来
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进一步服务好群众,今年5月,张渚法庭开始试运行了以主审法官为核心的“1+1+1”审判团队模式,建立由主审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成的审判团队。
30岁的吕欢刚被任命为审判员,她作为这项改革的亲历者感受尤为深刻。“在张渚,很多案件虽然诉讼标的不大但是涉及人员广,关系也较为复杂,如果仅仅依靠法官一个人的力量,办事效率就会低不少。”今年3月,在处理一起离婚案件时,一名女子李某以夫妻双方没有感情为由要求和丈夫张某离婚,而张某则坚决不愿意离婚。法庭第一次判决不同意双方离婚。但女方李某执意要和男方分开,六个月后再次起诉要求离婚,张某仍旧不同意,双方矛盾严重激化。法官助理杜鹏伟在送达诉讼文书时,了解到一个信息,回来马上向主审法官吕欢作了反馈。原来,李某当初是从外省嫁到张渚的,结婚后,李某的户口便迁到了张某家,所以,如果离婚了也不想把户口迁回老家,暂时还要落在张某家,如果这点张某不肯,那女儿的抚养权她也坚决不放弃。得知这一信息后,吕欢分头找到李某和张某,进行背对背的沟通,告诉男方,一个婚姻走到尽头自然不是一方的原因,如果缘分没了不如放手,放手也是一种成全。告诉女方即便分开了也要尽量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双方一听吕法官把理说到心坎去了,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离婚,女方的户口暂时仍在张某家,而女儿则和父亲张某一起生活。
因为审判团队的职责分工明确,像送达、诉讼保全、找当事人了解情况、开庭前调解等辅助性工作全由法官助理来完成,这样就减少了主审法官的事务性工作负担,使其专心于审判核心事务。在和法官助理以及书记员的通力合作下,吕欢的审判团队对案情总能做到提前切入,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也增加了调解的成功率。试行半年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从小团队组建之初的每月结案25件左右,到现在的每月稳定在30件左右,最多一月达到48件。效率是以前法官单独办案的1.5倍。
张渚法庭庭长鲁军表示,他们愿意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让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要求,以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为核心,以审判团队管理为形式,促进审判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真正把审判权交给审判组织,突出法官办案的主体地位。
算好“法律帐” 化解群众矛盾
王某和宋某是同村村民。因为有一天王某家的山羊跑到宋某家地里吃了一些庄稼。宋某找到王某理论并发生口角,因言语不和最后双方竟然动了手,冲动的结果是王某的肋骨被宋某打至骨折。气不过的王某将宋某诉至法庭,要求赔偿。接到这个案件,吕欢没有急于开庭,而是与原被告家属一起,与双方仔细算起了账,从时间账到邻居关系账再到法律帐,帐还没算完,两家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已缓和了一大半,对纠纷中各自的道理悉数明白。
“像这种涉身体权、健康权纠纷的案子在山区的农村有很多,多数因为一点小事斗气争执,最终闹到法院,如果遇到这样的案子直接就安排开庭审理,让双方对簿公堂,不仅不利于纠纷的化解,甚至有些案子判完了,矛盾却更深了。”吕欢说,“每个诉讼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让老百姓提前了解清楚这些风险,对簿公堂之前心里'先有数',不仅有利于案件的审理,更让很多矛盾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化解。”长期的一线工作经验也让吕欢总结出了自己的小“窍门”,法官的工作最终落脚点就是化解矛盾,化解当事人心中的“千千结”。
每一起案件的调解工作,吕欢都和助理一起参与,一次、两次、N次,期间的种种辛苦,吕欢已理解为是对自己的磨炼。她笑言,山里人个性豪爽,说话声音比较大,刚开始特别不习惯,还以为是对法官有意见,但当事人和她说,他们山里人说话嗓门天生大,不是针对法官,所以现在和他们交流吕欢说自己基本靠“吼”,硬生生把一个淑女变成了“女汉子”。在张渚法庭所有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张渚法庭的民事案件调撤率近70%。不仅高效完成了工作,也调和了当事双方的关系。
进村的法官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太感谢法官了,不仅跑到我们家门口来给我们办案,还这么快为我们挽回了损失。”今年10月,在太华审务工作站里,村民代表握着法官孙恒俊的手连连道谢。原来该镇的一家塑料厂因为经营不善最终倒闭,拖欠了部分职工工资。在了解情况后,张渚法庭副庭长孙恒俊,第一时间赶到了就近的审务工作站,通过现场开庭的形式,就地调解,将涉及该企业的四个案件一次性全部调解。
宜南山区面积大,部分村庄距离张渚法庭路途较远。为方便山区群众打官司张渚法庭在宜兴市首设了基层审务工作站,在太华镇政府、张渚镇省庄村委等地设置了四个工作点。把巡回法庭开到田间地头中,“变坐堂办案”为巡回办案,将法律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既节省了群众开支,提高办案效率,又接近了法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过去我们做调解工作,村民对我们不信任,现在通过法庭法官定点驻村,我们村委出面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底气也足了,效果自然也好多了,我们和张渚法庭说了,要争取做无讼村。”说到法官进村的好处,省庄村村委会主任深有感触。
“到案发地现场、到村民的家中开展调解和普法教育,既方便了当事人,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法治需求,又能够通过审理、普法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孙恒俊说,通过“巡回法庭”办案的方式,携案深入山区审案,帮助山区农民打官司解民忧,用群众信得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群众的“点赞”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