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欲求不满”与“止欲达满”
作者:周保贵 发布时间:2007-10-19 浏览次数:2428
“欲”就是欲望或欲求。古人云:“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意思是说欲不仅是人人共有的,而且是人人“一同”的,人们饥饿的时候就想吃东西,寒冷的时候就想穿暖和些,疲劳的时候就想休息。同时“欲不可尽”,人的欲望是不可穷尽的。人们的一个欲望或愿望达到了,又会产生一个新的欲望或愿望。人们的欲望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所谓“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虽为天子,欲不可尽。”虽然做了“天子”,他的欲望还是不能满足。“欲不可尽”,换言之,即“欲求不满”。“欲”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赖以进行和发展的主观因素。“欲求不满”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原始动力,正是这种欲望,才推动一个人去追求种种物质和精神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人们在个体追求的过程中,在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中,明显感到个体力量的渺小和“力不从心”,从而结成一定的“群体”或组织,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从这种意义上说,“欲求不满”是人类不断进步和科学发展的一种动力。
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欲求不满”又是导致违法犯罪的渊源。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缺少法律意识的人或者是心理异常的人就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去获取。君不见有多少人为了个人膨胀了的贪欲、官欲、情欲,铤而走险,贪污受贿、跑官卖官、包养女人,胡长青、成克杰、李真、王怀忠、王昭耀、陈耀南、郑筱萸、田凤岐、陈良宇等人,他们哪一个不是个人私欲恶性膨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求个人私利的工具,到头来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正应了那句“欲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泛滥”那句铭言。他们不正是被“欲火”烧死、被“欲水”淹没的吗?
俗话说“知足者长乐”。然而,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都在追逐利益最大化,人们要做到“知足”很难。从前有一首顺口溜可以用来形容今天一些人的心态。“不知足”:“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比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诚如陈毅诗云:“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现在有些人豪华美宅住着,名牌时装穿着,山珍海味吃着,心里还是不能满足,还要疯狂地追逐名和利。有的贪官吃穿住用行都是国家包了的,可还是要贪污、受贿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他们几辈子也花不完啊!古人道:“良厦千间,夜眠三尺;家财万贯,日食
所以说要“知足常乐”,就必须“止欲达满”。如何止欲达满,尽量减少由于欲求不满所造成的危害,就必须要有一个精神的东西,即平时所说的道德作为准绳,并且要有一个权威性的制裁和带强制性的力量来约束人们的不正当欲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纪律和法律。关于用纪律和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是每一个公民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这里不再多说。笔者所谈的是处于精神层面的道德修养。我曾经有过一次与职务提拔擦肩而过的机遇,当时曾一度心理不平衡。徐州一位朋友送给我一本《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读后对自己调节心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台湾著名学者南
止欲达满、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说起来好说,做起来难。平安是福,平淡是真,平凡中见伟大。让我们在平平安安中祈祷幸福,在平平淡淡中燃烧激情,在平平凡凡中创造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