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运用和谐执行理念指导执行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洁 发布时间:2007-11-14 浏览次数:1103
执行理念是执行力的源泉,在执行工作中,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和实质,牢固树立执行理念。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和谐执行理念指导执行工作,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狠抓执行队伍整体素质。该院着力在提升执行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切实做到执行过程慎用强制措施,依法廉洁、文明、安全执行,耐心做好思想疏导说服被执行人履责促和谐执行。在案件执行过程中,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充分运用“典型案例释法”、“心贴心交流法”、“找准切入点分割法”、“换位思考法”等方式,通过互谅互让亲切交谈,同时结合法律规定和案件实际情况,协调各方面力量,促使被执行人自觉主动履行义务,尽量通过调解方式结案,保证矛盾易激化案件平稳顺利和解,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积极妥善地执结案件。
二是注重讲究执行艺术。在执行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执行举措,坚持做到重大案件、群体性案件,执行前与基层组织取得联系、通报情况。对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向申请执行人讲明未执行的原因,以得到申请执行人的理解,及时终结执行程序。大胆探索多种执行方式,讲究执行艺术,运用债权转股权、转让无形资产、劳务抵债等多种方式,促使案件及时有效执结。通过执行公开提高和谐执行社会公信度,全面规范文明执行行为。
三是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主动加强与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多元化化解纠纷机制,积极探索化解非诉讼纠纷的方法,尽可能把难题解决在基层萌芽状态,缓解法院的诉讼压力。同时,主动加强与银行、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健全基层协助执行工作网络,为和谐执行提供坚实有力的机制和技术保障,推进执行工作良性循环,竭尽全力维护司法权威和尊严,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是多方协调,紧密配合。不仅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还要取得相关部门的配合。坚持主动向同级党委、人大和政府汇报执行方案或预案。对重大、有影响案件的执行,必要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领导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和支持,确保当事人诉讼权益高质高效地得到兑现。
五是营造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执行宣传力度,营造社会舆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执行工作,选择典型案例曝光,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提高自动履行和协助履行的自觉性,形成有利于执行的舆论氛围。
六是把便民措施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做到接待好每一位当事人,撰写好每一份执行文书,执行好每一件案件。对涉及妇女、儿童、孤寡老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执行。对一些生活确实困难而又无法实现债权的申请执行人,进行司法救助,解决他们实际问题,减少执行案件的上访。
七是多方协调,紧密配合。不仅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还要取得相关部门的配合。坚持主动向同级党委、人大和政府汇报执行方案或预案。对重大、有影响案件的执行,必要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领导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和支持,确保当事人诉讼权益高质高效地得到兑现。
八是关注群众热点问题并妥善处理。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 “执行难”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利益受损、拖欠职工工资等问题,不管压力多大,都要公平、公正、高效执行。要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做好执行信访接待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好上访老户、群体上访等问题,进一步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九是营造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执行宣传力度,营造社会舆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执行工作,选择典型案例曝光,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提高自动履行和协助履行的自觉性,形成有利于执行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