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庭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张明广 李吉 发布时间:2007-12-26 浏览次数:1252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庭,是国家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大量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和基层民调组织的指导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是人民法庭的神圣职责,因此,人民法庭代表着基层先进的司法文化。如何用新的司法理念和思维方式、采取新的有效载体营造一种浓厚的、先进文明的司法文化氛围,确保公平正义这一司法文化方向,来建立法庭工作的新格局,是当前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试对法庭文化建设进行思考和辨析,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法庭文化的形成、概念和内容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在一定意义上特指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并非所有的职业都能形成某种职业文化,法官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于法官的独特地位。在西方国家,法官被誉为“法律的守护神”、“活着的圣谕”,他们是正义的宣示者、是正义的化身。正因为法官的独特地位,法官文化才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璀璨明珠。随着司法的独立、社会法治化的进程和法官地位的提高,法院文化建设方兴未艾。
近年来,全国、省、市法院基层建设会议都强调要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各级法院对法庭建设越来越重视,随着法庭建设标准化、审判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装备现代化的要求被明确,人民法庭文化作为法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形成。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派出的基层审判部门,面向着全国大多数地区和人口,维系着广大农村的和谐与安宁。法庭文化建设应突出浓厚的基层审判特色。
由于法庭文化是一种存在于法庭法官群体中所特有的文化,是法庭群体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庭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因此,广义上还包括法庭规范的完善、管理制度的改革、公众法律素养的普遍提高、法庭干警良好道德的形成等等。其核心是法庭法官群体的价值观。把公平正义视为生命和灵魂,这是法院文化的核心,也是法庭文化的灵魂。法庭文化是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和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这是培育法庭文化的根本动因。因此,法庭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法庭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形成法庭所共有的价值观;法庭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法庭内外环境,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法庭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以文化管理代替科学管理。
法庭文化是由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组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由四个层次构成,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法庭文化结构中的表层部分,也是法庭管理文化的有机载体,它包括:法庭的建筑、设施和装备以及法庭群体的着装、法庭的布置、法槌的使用等;行为文化是法庭文化结构中的浅层部分,它包括:法官群体在审判活动、基层民调组织的指导、研究培训、生活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法庭的立案、庭审、执行等活动,以及学习培训、文体活动、各种会议、交往活动等;管理文化是法庭文化结构中的中层部分,是法庭群体成员的共同行为标准,是法庭精神文化的充分反映,它包括:法庭在从事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与法庭司法精神、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法庭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精神文化是法庭文化结构中的深层部分,是法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的灵魂,它包括:法庭在审判活动、管理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法庭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司法精神、法官的职业道德、工作目标、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法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建设法庭文化是司法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高品位的法庭文化,就是要通过法庭文化多层次多方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法庭干警的思想、意识、品质、作风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用优良、清正廉洁、党和人民依赖、满意的法庭法官队伍,确保司法公正。
法庭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规范、辐射功能。
(一)导向功能。 法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以追求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观指导审判工作。公正与效率是法院工作永恒的追求目标,法庭的各项审判工作、工作思路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法庭干警的各种行为也要围绕这一目标的要求进行规范。通过这种导向,使法庭干警恪尽职守、遵守职业道德,为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目标不懈努力。
(二)凝聚功能。 法庭中每一个法官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都有自己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要凝聚为一个整体,必须依靠法庭精神文化的作用。把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到法庭整体的理想信念中来,形成价值共识,才会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调动法庭一切积极因素,同舟共济,才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合力。
(三)激励功能。 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体心理的需求与动机,而且还取决于他所在的组织上的心理与需求,取决于他所在的群体文化因素。法庭文化为法庭干警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念和明确追求的目标。激励机制是发挥每个人潜在的或者已经表现出来的对全庭工作有促进作用的驱动力。通过道德建设、思想教育、岗位竞争等方式培养干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四)规范功能。 法庭文化可以引导和规范干警的行为,使之共同遵守行为规范,在思想上自我引导,在行动上自我控制,达到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符合法庭整体的价值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在法庭文化的引导和约束下,干警能自觉意识到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应该倡导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什么是群众满意的,什么是群众不满意的;从而达到对审判高度负责,对当事人高度负责,以自身优秀的素质为法庭树立良好形象。
(五)辐射功能。 法庭的审判、对基层民调组织的指导、执行等工作的延伸,是法庭文化向社会辐射的主要途径,通过发挥辐射功能,使社会公众能感受和了解法庭文化,扩大法庭文化的影响面,从而树立新形势下人民法庭和法官的良好形象。
三、法庭文化在司法实践中的创建和运用
先进的法庭文化对培育法官现代司法理念和提高法官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引导法官树立司法为民的意识,培养法官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是以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营造重视政治教育的氛围。 为加强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法庭应当制定内容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周应安排周末半天的时间由庭长主持召开法庭例会,总结本周工作情况并研究下周工作安排;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批评;及时传达院里有关指示和会议精神,并集体开展理论学习,建立政治学习记录,增强思想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提高法官的政治理论素养。
二是以岗位练兵活动为手段,营造勤于业务学习的氛围。 为提高审判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案件质量,法庭每月应组织一次集体庭审观摩和法律文书评比,对每位审判人员驾驭庭审能力、程序法操作水平、当庭宣判以及法律文书制作水平等情况进行集体评判“挑毛病”,互相取长补短,逐步提高庭审质量特别是当庭宣判率和一次开庭成功率。
三是以文体活动为舞台,营造培养情趣的氛围。 为缓解工作压力,愉悦身心,法庭应建设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和标准式灯光篮球场,不定期地开展乒乓球比赛和篮球比赛等活动,培养法官积极健康的品位和情趣爱好。同时,为了方便干警生活,还应建有洗衣房、洗浴室、宿舍、干警餐厅等,让大家有一个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
四是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途径,建立科学的量化考评机制。 我们应根据法院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结合法庭的工作实际,建立起一套公平、严谨的量化考核机制,探索出一条对基层法庭实行科学管理的新路子。力求将法庭日常工作全部纳入规范之中。
五是以法庭物质建设为载体,彰显法庭文化底蕴,塑造司法权威。 法庭的精神文化通过物质环境等载体体现出来,因此,法庭在进行审判法庭、办公场所的建设以及司法装备的配置时,都应当紧紧围绕法庭精神文化的内涵。一个庄重威严、宽敞整洁、布局规范合理、设备完善的法庭无疑对法官的敬业爱岗、审慎裁判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在改善法庭环境和条件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和法庭自身特点,始终贯穿改革的精神,结合发展的形势不断丰富、充实法庭文化的内涵,使法庭文化建设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六是以党组织为合力,建设法庭文化。 开展法庭文化建设,党组织应担负起领导责任,发挥资深法官和高学历人员的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使他们形成合力,成为推进法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七是以司法为民为根本,将“民本思想”贯穿法庭工作始终。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派出机构,建设在基层,服务在农村,是群众了解和监督法院工作的“窗口”。因此,我们应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建立、健全各项便民、利民、安民、亲民措施,为群众办实事、为民分忧解难,充分体现人民法庭司法为民、平等保护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