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央视揭晓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公益奖,常熟法院作为“小微企业服务群体”获选。

  今年以来,小微企业遭遇又一轮寒潮。针对小微企业的法律需求和诉讼现实,常熟法院协调解决纠纷和矛盾,帮助小微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因其典范意义与借鉴价值,获得CCTV青睐。

  从10多个官司缠身濒临破产,到如今职工队伍壮大2倍多,苏州华斯特登喜路公司老总郑友清感叹自己“起死回生”。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他和儿子的两个公司资金链中断,连环债务逼迫中,王静等178名公司职工又为讨薪将郑友清父子告上法院。

  考虑到被执行人倾其所有仍不能还清欠薪,常熟法院与东南开发区管委会协调,由管委会先行垫付近100万元,郑友清也拿出20万元,还清所有欠薪。政府垫薪帮郑友清缓了一大口气。如今,企业进入良性发展,政府垫付的100多万元已全部还清。

  在常熟,工资案件政府先行垫付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常熟法院先后出台了处置企业主出走引发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20条司法应对措施等制度。2009年以来,政府已为法院受理的近4000件工资款案件垫资625万元,工资款案件连续5年100%执结,企业主弃企出走现象逐年下降。

  法院还助力破解融资难题。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专业市场常熟服装城有3万多个商铺,一间16平方米商铺的40年经营权已卖到近400万元。然而,按照传统融资方式,这样寸土寸金的商铺如无产权,就不能抵押,这成为服装城数万经营者的融资瓶颈。为此,银行和市场在实践中趟出一条道,用商铺经营权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从2009年开始,服装城地区有4600多个经营户通过这种方式融到了82亿多元,办理此类业务的银行已由最初的7家发展到12家,截至目前,尚未出现一例不良贷款。

  对于那些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濒危的企业,法院主动和党委、政府通气,尽可能引进第三方资金,盘活涉诉企业。苏州锡宇纺织公司因借贷较多,面临倒闭。负责此案的支塘法庭了解到辛庄镇富尔威纺织公司有资金无厂房。双方一拍即合,富尔威注入1000多万元资金,锡宇起死回生。

  目前常熟共有8家小额贷款公司,其放贷对象90%以上是从银行无法借贷的小微企业。常熟法院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审理小额贷款公司合同案件,同时,通过分期付款、寻求第三方担保等方式,实现小贷公司和小微企业利益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