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回失足少年的希望-丰县法院少年庭教育、挽救、感化失足少年记事
作者:邵海林 史伟 发布时间:2008-07-02 浏览次数:3014
据统计,2006年以来,丰县人民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到全部刑事案件9.52%。为了挽救这些失足少年,该院成立了少年庭,并组成了“未成年人犯罪帮教小组”。几年来,少年庭的法官们坚持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感化、用爱去温暖,唤回一个个失足少年的希望。2006年、2007年该院少年庭先后荣获省、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用心去唤起亲情的呵护
面对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失足少年,少年庭的法官说:“才10几岁的孩子,正值是非把握不清的年龄,他们更多需要用心去唤起。”
张波犯抢劫罪时只有17岁,他曾因打架斗殴被派出所拘留,街坊群众认为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孩子。但少年庭的法官们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他的帮教,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到,发现张波父亲早逝,母亲离家而成为孤儿。由于生活窘迫、无人管束,受坏人引诱而走上犯罪道路。开庭时,没有一个亲人到场,望着他那稚嫩脸上迷茫无助的表情,法官的心情不由沉重起来。庭后,法官们联系孩子的叔父母,他的叔父母却害怕孩子再惹出事端,不愿接收,法官们不厌其烦,多次与社区一道登门协调,反映孩子的现状和悔罪心情,终于使其亲属表示愿意收留了他,并承诺对其严加管教。在落实帮教的前提下,法庭对他依法判处了缓刑。从而,使其在温暖的亲情呵护下改造成长。
用情去感化失落的人生
每当判决书送达,面对哪些失足少年,少年庭的法官说:“案子虽然判决了,但心总是放不下来,还总是惦记着,他们更多的需要用情去感化”。
王磊,16岁,某中学的高一在校学生,出身家境贫穷,平时疏于管教,致使染上不良习气。2006年夏,在某服装商店,将一顾客包内现金5500元及手机一部窃走,被判处缓刑。回家后,他情绪十分失落。父母担心他这样下去会自暴自弃,重走老路。法官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能让孩子悔悟,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多次找他本人和家长谈心,鼓励他不要丧失信心,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王磊目睹法官们牺牲休息时间,冒着酷暑,一次又一次上门关心自己,很受感动,流露出重新就学的思想。此后法官们又多次上门看望,并送去考试资料,鼓励他参加面向社会的招生考试,王磊通过刻苦自学,终于考进了江苏某职业技术学校。
用爱去温暖少女的心灵
法庭上,面对失足少年身旁流泪伤心的父母,少年庭的法官说:“每一次开庭,我们在心灵深处都会受到触动,备感工作责任重大,他们更多需要用爱去温暖。
王莉是一名17岁的女孩,出生在一干部家庭,初中阶段,学习认真,老实听话。高一时开始迷恋上网,并在网吧结识了一个有犯罪前科的男友。在男友的挑唆下,她利用色情对一男性网友实施抢劫。开庭时,她流露出破罐破摔的念头,坐在身旁父母望着心灵扭曲的女儿,流下了伤心泪水。庭后,父母恳求法官挽救自己的女儿,爱心促使法官们尽力去点燃女孩未来的希望。在看守所期间,法官们特意将她父母对女儿的思念和期望录成磁带放给她听,父母情真意切、声泪俱下的劝说,使她失声痛哭:“妈妈,我错了,我对不起你们啊!”此后, 一次、两次、三次。法官们用抚慰地爱心,耐心细致的劝戒,终于打开女孩的心灵,使她彻底醒悟过来,表示要痛改前非。父母没想到,是法官用爱心挽救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