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少年比作花蕾,那么,帮助迷途少年修正错误指明方向、切实维护少年利益的法官就是手托天平的园丁。东海人民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们就是这样一群手托天平依法维护青少年利益的特殊园丁。该院少年庭的法官们通过深入调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积极探索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预防、保护、教育、挽救机制。采取宽严相济、教育为主,调判结合、注重调解等方法开展少年审判工作。采取法律讲座、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保护祖国花蕾的“特殊园丁”。今年以来,该庭共审结刑事案件74件,涉案人数112人,其中未成年人为65人,比去年同期下降5%。被判处缓、管、免、单处罚金的45人约占未成年被告人的70%。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关心挽救失足少年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重视调研,寻找预防和教育良方

东海县人民法院少年庭十分重视少年审判的调研工作。为分析近年来本辖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他们调阅了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近百本卷宗,统计了近年来辖区少年犯罪的年龄、家庭环境、犯罪手段等资料,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特点。在审理个案过程中,创造性地采取了“一表二访三建议”的审理套路。“一表”,即在案件受理后,首先根据案情编制内容全面、针对性强的审前调查表,要求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严格填写,并委托社区矫正机构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调查反馈其日常表现;“二访”,即审前走访和审后回访。审前走访是在社区矫正机构调查走访的基础上,进行再调查走访,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情况、成长过程、平时表现、犯罪原因、犯罪后的思想动态,尤其是未成年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其成长环境等进行细致了解。通过调查,深入少年犯内心世界,有针对性的采取矫正措施,更好地教育挽救少年被告人。如在审理一起少年盗窃案件时,在走访其父母时了解到该犯在家就经常偷拿父母零钱,在学校也偷拿过同学铅笔,橡皮擦等,家长、教师并没有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而是想当然地认为“树大自直”,听之任之,久而久之,使其走向犯罪之路。从而告诫家长防微杜渐,教育当事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审后回访是对被法院判决的少年,特别是缓刑少年进行回访,针对其判后悔罪表现和在社区矫正情况进行回访。三建议是对带有普遍性、苗头性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对少年犯本人作出成长建议,对学校、社区和家长作出预防和今后的矫正建议。近年来,该庭的法官们共作调查走访160多人次,做走访笔记20多万字,作出司法建议5条。总结出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6大原因、5个特点,并提出了相应教育和预防对策。

放眼未来,给犯罪少年改过机会

东海县人民法院少年庭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时既严格依法办案,又注意惩罚和教育相结合。对未成年被告人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用拯救的心态看待一时失足的少年,给被告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

针对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多为一时冲动的激情犯罪,东海县法院少年庭在审判中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注重科学地适用非监禁刑,尽力体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呵护和宽容。在审判时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导,晓之以法,动之以情,使大多数未成年被告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并决心痛改前非。近2年来,该庭审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70%的未成年被告人被判处管制、缓刑或免除刑事处罚。今年4月,高三学生王某因琐事将同学打成耳膜穿孔,被自诉至少年庭,原告强烈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审理此案的朱学利庭长考虑到高考在即,如果追究王某刑事责任不仅可能导致王某失去一次上大学的机会,更有可能使其自暴自弃毁了他的一生。朱学利庭长以宽容和拯救的心态耐心地做原被告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和庭里的同志一起十多次到原被告家里做调解说服工作,要求被告父母带着被告多次到原告家登门道歉并积极赔偿原告损失,赢得了原告的谅解,最终原告撤回起诉。王某不但被免予追究刑事责任,而且顺利考上了大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两年来少年庭的法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对待每一起青少年违法案件,挽救每一个失足青少年。今后他们将一如既往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天平代表的是正义,而少年庭法官们的手是温情的象征,相信在正义和温情的呵护下,未成年这株“蓓蕾”一定能够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