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样的人
作者:杨小英 发布时间:2011-12-26 浏览次数:1069
他精通业务,多个承办案例成为经典;他勤于学习,调研文章接二连三被刊用;他善做人梯,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引领着年轻干警迅速成长;他胸怀大局,坚持为民司法……
他,就是荣获盐城市法院系统首届“知名法官”称号的东台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如平。
知难而上办铁案
20多年来,怀着对审判事业的无限热爱,王如平从最基层的书记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并走上领导岗位。
在从事民事审判工作期间,他敢于审判疑难、复杂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而且都能够做到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无一发回改判,无一上访缠讼。王如平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力争将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
2005年,王如平参与审理东台市某镇人民政府等诉被告陈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审理过程中,王如平发现案件不一般。倒不是说案件的事实有多复杂,问题出在原告的身份上。经过深入思考与推敲,王如平准确把握了该案的处理难点,在最高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未将单位作为赔偿权利人主体加以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原告某镇政府可否作为适格主体起诉?同时,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中都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两方原告所争议的死亡赔偿金是否具有遗产的性质,应归谁享有?
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发现案例的价值后,王如平很兴奋。可到底如何处理,又让他犯了难。
知难而退,不是王如平的风格。针对该案争议的疑难问题,他先后多次主持进行深入研讨。通过充分的说理论证,最终确认某镇政府可以作为本案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判决予以支持。后该案例被省高院《参阅案例》刊载,并获盐城市首届“金法槌”杯优秀案例二等奖。
孜孜以求勤调研
自打踏进法院大门,王如平就紧跟时代步伐,一边努力工作,一边不断强化自身政治理论和法学理论的学习。
在坚持系统的学习研究后,王如平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他明白,理论必须要结合实际才能发挥出其最大效应。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厚经验,他对审判工作驾轻就熟;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让他能敏锐地察觉到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王如平将两者进行了巧妙结合,让他常有独到的见解并准确切中要害,这让他在调研之路上如鱼得水。
担任副院长后,由于分管部门多、工作担子重,王如平更加繁忙了。可不管多忙,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行,没有忘记自己的审判业务。
讨论案件、参阅案例、审核文书,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继续在法律之路上前行。工作时间没空,他就挤占休息时间,潜心研究法学理论,探讨司法实务。
身为院领导,王如平率先垂范、笔耕不辍,撰写了一批有水平、高质量的调研文章,也收获了累累的硕果。其中,《东台法院关于审理农村建房施工致人损害赔偿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获盐城市法院首届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学术研讨会调查报告二等奖;《民间劳务习惯及其适用分析》获全市法院第二届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一等奖。其敏锐的法学视角和深厚的法学造诣,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正因为如此,他的独特魅力也影响了一大批年轻干警,湖南籍硕士研究生夏慧就是其中之一。
夏慧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进入东台法院工作。她所在的民一庭,正是王如平所分管的。在梳理一桩普通的产品质量纠纷案时,夏慧发现了案件的调研价值,开始着手撰写案例。但毕竟是初出茅庐,夏慧有点忐忑不安,担心写不好。王如平得知情况后,多次鼓励指导,让她大胆放手写。在写作遇到困难时,王如平又及时组织业务骨干参与讨论、给予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夏慧撰写的该案例被最高法院《公报案例》采用,开了盐城基层法院的历史先河。
消息传来,王如平欣慰地笑了。
胸怀大局为人民
作为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如平心中常怀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坚持做胸怀社会和谐、维护稳定大局的表率。
原告江苏省电力公司东台市供电公司诉被告方某、黄某其他特殊侵权纠纷一案,根据东台市时堰镇人民政府规划,原告按照“线路规划红线图”组织施工,安丰变至时堰变110KV线路及溱东变至时堰变35KV线路基本架设成功,仅剩跨越两被告的某公司厂区的两档线路,由于两被告的阻挠而无法架设,致两个工程均无法按期竣工、投入使用,严重影响了时堰、溱东工业企业的用电。
该案社会影响重大,涉及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体利益之间的激烈冲突,被告借媒体之力加以干预。
原告申请先予执行获准后,作为分管院长,王如平担任了实施现场的负责人。实施前,他组织人员对执行方案反复进行研究论证。同时,多次深入现场观察情况,多方协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不厌其烦做好当事人的疏导工作。实施过程中,他连续12个小时坚守一线靠前指挥,顺利完成了本案先予执行的各项任务。在年度人代会、政协会上,此项工作获得了代表和委员的高度赞誉。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他始终怀着一颗火热的爱民之心,坚持司法为民,把人民群众的疾苦牢牢记在心上。
2009年,民一庭受理钱某、肖某与东台某有限公司两起劳动争议案件。被告是东台市绿卡企业,而该案的处理极可能引起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为尽快平息纠纷,减少矛盾,王如平主动介入,数次与市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并组织当事人反复进行调解协商,促成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协议,原告最终撤诉。该案的顺利解决,双方当事人均表示非常满意,不仅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地保护,企业得以正常运行,同时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群体性诉讼,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而这,仅仅是一个缩影。据统计,自担任副院长以来,王如平亲自指导以及参与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达218件,赢得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完美统一。
创优业绩捷报传
王如平是个有心人,在创新创优的道路上,他永不停步。
作为分管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他对现有民事诉讼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理性思考。在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他起草制定了《调解和速裁集约化管理办法》,推动法院诉前调解和案件繁简分流进一步规范运行;为规范代理市场的良性运行,他积极与市司法局加强沟通协调,亲自组织律师代表召开座谈会,并出台相应文件,进一步促进了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的规范执法行为……
兢兢业业、求实苦干换来的是一流的业绩,他的个人工作和分管部门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捷报频传。他先后多次被省、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2008年被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表彰为“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2008年又被东台市委、市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而他所分管的业务部门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不仅民事条线在全市年度考核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6个人民法庭也获奖不断,亮点纷呈。在今年的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时堰法庭被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安丰法庭被表彰为法治文化特色庭……
面对成绩和荣誉,王如平丝毫不以为意:“不管是作为法官还是副院长,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都是份内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