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江苏省南京市法院紧紧围绕“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目标,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公正、高效、规范、文明、廉洁”为内容,开展“优质服务推进年”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810月,南京中院向社会上发出2000份机关作风调查信,涉及审判质量效率、审判能力、服务大局等8个方面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法院作风建设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达90.52%,不满意率仅为0.13%

强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南京中院党组提出,要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服务大局、服务民众的司法实践中。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党委工作中心,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创新思路和方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3月,围绕市委提出的推动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南京市中院结合审判确定了14个重点调研课题,这14个课题紧扣发展热点,直面现实难题,包括《关于民生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我市改制企业中有关职工持股法律问题的调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视野下的南京市劳务派遣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等。目前,这14个研究课题已全部完成,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有的已被市委、市人大转发,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考。

面对因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纠纷案件、群体诉讼案件大量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南京市中院党组提出“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目标,并组织全市开展对在审案件的风险排查工作,在充分排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份《关于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工作意见》,其中“24条”对金融风暴影响下的审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企业界人士称赞,南京中院“24条新规”是送给困难企业“过冬”的“保暖内衣”。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通讯并配发评论称赞,“市中院‘24条新规’可赞之处在于,大局意识极强”。

提效能,实现质量、效率、效果相统一

12368审判声讯查询系统,是南京法院司法服务民众的一项措施。该系统覆盖南京两级法院,全天候向市民提供案件信息服务。诉讼当事人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知道如何打官司,可以了解到某个案件的审判信息;发个手机短信便可以把审判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法院。

南京中院认为,效能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尺度,好的作风应体现在为群众提供方便、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上。为此,该院根据群众反映的普遍性问题,本着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的原则,决定每年办几件实事。2008年,该院办了5件实事是:进一步完善12368法院审判声讯查询系统,开通司法信息手机短信服务;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全市共在偏远乡村设立巡回审判点38个,到200810月共开展巡回审判1663次,办案1762件;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先后与市工商局、市妇联等10多个部门建立了诉调对接组织,2008年共受理案件3828件,调解成功2219件,调解成功率达60%,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的充分肯定;开通民生案件审判“快速通道”,实行快立、快审、快执,共办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劳动争议案件等12000多件;落实司法救助制度,2008110月,共缓、减、免诉讼费108.2万元。

抓规范,全面加强基层建设

南京中院院长周晖国认为,“基层法院处在审判工作的最前沿,承担着80%的案件审判任务,是法院作风建设的‘窗口’和‘显示器’,加强作风建设,应从基层入手,调亮法院作风‘显示器’。”

江宁法院抓法庭建设注重选好配强“领头羊”的做法,是全市法院抓基层法庭建设的一个缩影。南京中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民法庭指导工作的若干规定》,对人民法庭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庭建设等提出具体目标。市中院党组成员分工每人与23个法庭结对帮助,并确定“每年帮一批、三年帮一遍,整体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全市基层人民法庭建设整体上了新台阶。全市22个基层人民法庭有三分之二受到省以上单位的表彰。

制度建设是规范化建设的保障。20083月,有个当事人给中院写信反映,他的案件与一年前某当事人的案件情形一样,裁判结果却不同,认为裁判不公。南京中院监察室调查后认为,是法官对案件的认识和适用法律的不同产生了同案不同判的结果。针对这个问题,南京中院从统一执法尺度、建立统一定案机制入手,制定下发了有关案件的审判指导性意见,有效解决了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南京中院举一反三,针对一些作风建设问题的发生与制度缺失和工作不规范有关,把制度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制定了《全市法院司法规范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08年先后完善修订制定了20多项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严密、管理严格、运作规范、廉洁高效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