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为民司法的“桥头堡”
作者:周立 朱玉军 发布时间:2013-02-06 浏览次数:1089
近年来,邳州法院精心谋划法庭发展规划,大胆创新法庭工作机制,通过打造“特色化司法服务”、“精细化审判管理”、“应知性诉讼便民”、“实效型基础保障”四大工作平台,强力推进人民法庭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为邳州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该院议堂、碾庄4个人民法庭先后被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省廉洁司法示范庭”、“全省司法公开示范庭”、“全省规范化管理示范庭”、“全市法院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2012 年度全市24个人民法庭工作考核中,该院有3 个人民法庭进入前全市8位,议堂法庭蝉联全市人民法庭审判绩效综合考核第1名,人民法庭整体工作实现跨越争先发展。
一、打造特色化司法服务平台,不断提升能动司法成效
一是创新特色化产业服务机制。结合邳州打造全国板材、石膏、银杏、大蒜四大产业基地,建立法庭服务当地主导产业的联系企业、纠纷排查、分析研判等多项司法服务机制。碾庄法庭向全国大蒜第一镇宿羊山镇的68家大型蒜商发放制式仓储合同。官湖法庭在辖区开展“无诉企业”创建活动,在板材企业集聚区设立9家“企业法律服务点”,提供法律咨询、开展送法服务128人次,排查矛盾纠纷隐患539件。铁富法庭设置银杏林木纠纷审判绿色通道,对于银杏苗木、银杏制品买卖等纠纷,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二是创新服务镇区跨越发展机制。建立法庭辖区涉诉矛盾纠纷季报制度,就诉讼案件发案态势、社会矛盾排查、稳定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处置以及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发出报告,2011年以来,共向辖区各镇政府发送涉诉矛盾纠纷季报216份。官湖法庭向镇政府发送关于妥善处理自然村合并后原有债务司法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采纳,被评为2012年度全省人民法庭优秀司法建议。三是夯实基层综治平安建设基础。协调邳州市市委和市政府以“两办”名义下发基层诉调对接考核细则,根据矛盾纠纷类型实施“类型化”和“地域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市政府拨付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协调邳州市委政法委将“民事案件万人诉讼率”等指标纳入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2012年,全市涌现出26个无讼村居,4个法庭收案总数下降3%,在2012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专程到议堂法庭报道基层诉调对接工作。
二、打造精细化审判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公正司法成效
一是完善审判管理制度体系。开展“审判管理提升年”活动,每月通报各法庭审判质效情况,每季度召开法庭系统审判质效研判分析会,重点剖析滞后指标,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严格落实独任审判监督机制和院庭长定案把关制度,强化审判流程即时监控。规范诉前调解程序,建立诉前调解案件诉讼信息登记制度,实行“一案一卷”,严格调解期限。二是建立案件两评查长效机制。以打造“和谐案”、“精品案”为工作目标,扎实开展裁判文书、庭审两评查活动,重点加强对发改案件、涉及信访案件和辖区有重大影响案件的评查力度,2012年共评查案件149件,庭审56次,卷宗286册。三是建立审判质效考评机制。在年初与法庭庭长签订《审判质效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对排名靠后的庭长严格追究责任。制定《法官审判绩效考评细则》,建立法庭法官审判业绩档案,每月对法官的审判质效情况进行总结并录入档案,每半年评选优秀法律文书、优秀庭审和优秀案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审判绩效考核靠前的优秀法庭和先进法官在评先评优和晋职晋级时予以优先考虑。
三、打造应知性诉讼便民平台,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成效
一是完善法庭服务功能。根据当事人实际诉讼需求,科学设计便民利民设施和工作制度。按照“功能多元化、服务综合化”要求,在法庭全部建立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方便群众就近立案、参加诉讼和申请执行。建立诉讼服务站,将材料收转、立案投诉、咨询释疑、约见法官等8项职能集聚在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投资近60万元,装配人民法庭统一标识,在法庭附近主要交通道口设置便民指路牌。协调市交通部门,在法庭附近设立公交站点,方便群众诉讼。二是建立“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创建基层服务群众组织网络,建立以法庭为主导,以巡回审判点为枢纽,以驻村法官为基础,以司法协理员为触角的“四位一体”涉诉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组织网络,选任42名优秀法官担任驻村法官,在基层村组织选任482名司法协理员,培训司法协理员862人次,提升司法协理员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能力。2012年,全市法庭诉前有效化解各类各类矛盾纠纷1869件,接受基层群众法律咨询、释疑等法律服务2398件次。三是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积极践行“八个必到”审判工作法,为法庭专门配置4台巡回审判车,与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诉前联合调解站点38个,在陈楼村支部等基层村组织所在地设立巡回审判庭8个,在交警支队设立道交事故巡回法庭5个,2012年,人民法庭共开展巡回审理案件2580件次,就地开庭442次,巡回审判率达66.5%。
四、打造实效型基础保障平台,不断提升争先发展成效
一是狠抓法庭队伍监督指导。强化院法庭指导办工作职能,选派资身业务审判员担任法庭指导班主任,每季度邀请市中院挂钩领导来法庭指导视察2次。建立人民法庭司法规范化通报制度,通过明察暗访、视屏监控、走访当事人等方式,每月制发法庭司法督查通报3次,共发现司法安全、司法礼仪等不规范司法行为12件次。二是狠抓法庭干警素质提升。建立新招录干警下人民法庭锻炼,法庭干警平均年龄33.2岁,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6人具有法律硕士学位。在干警选拔任用上,优先考虑有法庭工作经验的同志,两年来,共有8名法庭优秀干警晋升到中层领导干部岗位。建立法庭季度办案竞赛制度,做到定期总结,奖励到位。每年开展法庭系统同命题法律文书竞赛2次,每半年评比1次优秀法律文书、优秀案件。建立每周五疑难案例研讨会制度,提升法庭干警司法能力和水平。三是狠抓法庭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人、财、物向基层一线倾斜,两年来,共投入178万元改造基层人民法庭干警宿舍、厨房、健身房等设施,将人民法庭驻庭补贴增加至每人500元/月。强化法庭信息化建设,建成科技法庭12个,每个审判法庭均实现庭审“三同步”,具备远程立案、远程签章等功能。完善法庭安全视频网络系统建设,院本部可对各法庭视频进行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