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天平梦
作者:何薇 发布时间:2013-05-06 浏览次数:1091
“长江后浪推前浪”,近年来,新鲜血液不断注入法官队伍,张家港法院35岁以下的50名青年干警成为了审判一线的主力军。为了使年轻法官尽快成长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丰富、业务素质优秀的行家里手,该院不断强化青年干警培养,一批年轻干警迅速在各个岗位崭露头角,成为法院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搭建平台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青年干警学历高、热情高、冲劲足,特别是近几年新进的28人中有19名是应届硕士研究生,他们多数是从家门到校门、出校门进院门的“三门法官”,普遍缺乏基层群众工作经验。针对这一特点,张家港法院积极为他们搭建多样化的练兵平台,让他们多接地气,了解社情民意。
2011年8月,该院在张家港市牛桥村、北海社区、江苏欣荣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了一村一社区一企业3个青年法官实践基地,所有初任法官必须到基地进行脱产实践和周末实践,包括在基层接待来访群众,调处民间纠纷,策划组织活动,开展法律宣讲等,每人每年在基层实践基地开展不少于30天的司法实践活动。
“当我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劳动谈心、在街道社区象居委会大妈一样调解纠纷、在工厂车间为工人们讲解劳动合同法的时候,感觉自己和他们走得更亲近了,我从他们身
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充实而有意义。”刚刚结束基地实践的民一庭法官陈晓东颇有感触。
一批青年法官正是通过基地实践的方式,走进基层,融入群众,丰富了群众工作方法,增强了工作实践能力。
信访接待是群众诉求、反映问题最为集中的环节,最辛苦的地方也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该院秉持这样的理念,将参与信访接待作为培养青年法官的一项重要举措,每一名初任法官都必须脱产一周参与各种类型的信访接待处理工作,让他们更为全面、直观地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理解群众的诉讼心态、掌握群众投诉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审判工作中更加主动地关注民生、把握民愿、体恤民情。
“法官定纷止争的职责与实现公平公正的重任,决定了法官必须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职业者的思维方式。……”3月30日上午,在张家港法院首届青年法官论坛上,民二庭法官刘明刚以“青年法官司法能力的提升之培养法官职业思维方式”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当天还有32名青年干警参加了活动,6名青年法官作了主题发言,3位业务庭庭长针对发言、结合自己多年来审判工作实践和管理经验,分享了他们对法官职业能力的体会、传授了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方法技能。
青年法官论坛是该院落实《青年干警培养实施方案》工作中为青年法官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通过“一季一课题、一题一论坛”的形式,提高他们调查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材培养 修于内才能强于外
对人才的培养既要规范化,制度化,又要注重发掘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3月6日,张家港法院83名书记员集体进行卷宗整理和装订规范化培训,拉开了该院“周末小讲堂、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序幕。除了邀请权威专家讲课外,活动本着“人人练兵、人人提高”的原则,对法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和综合部门进行分类培训,分类考核。审判员注重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和裁判文书说理水平,书记员注重培训开庭速录、卷宗装订、司法礼仪等岗位技能,司法警察注重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警务保障水平,综合部门注重提升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该院以青年干警为主要对象,实施了“四六三工程”,充分发挥干警的特色特长,在3年内分类培养4类人才各6名,分别为知名法官、特色法官、特长人物和优秀新张家港法官,选拔出的优秀人才给予学习资料补贴、优先提供培训、学习、深造机会,调研课题重点扶持等待遇。目前,已有12名青年干警被选拔为优秀人才。
4月2日14时,该院第一审判庭环绕着严肃又紧张的气氛,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法槌声,一起绑架案在院长徐建东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审理着,旁听席上除了前来观摩的中小学生外,还有一批特殊的旁听者——全体初任法官。这是该院实施初任法官导师制和预备法官现场教学机制中,院长为初任法官开得一次示范庭。
针对年轻法官们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的特点,该院挑选业务水平过硬、审执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资深法官“一对一”带教初任法官。带教法官一方面在适用法律、驾驭庭审、诉讼调解、制作文书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对“徒弟”进行“传、帮、带”,另一方面对其进行现场教学和考核。预备法官在见习期间,必须拿出一个简易程序案件和一个普通程序案件接受“现场教学考试”,由院长、分管院长、所在庭庭长及带教法官组成考核组,现场旁听,详细记录庭审中预备法官的表现,庭审后进行集中评议点评,指出庭审中的亮点和不足,带教法官据此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
“现场教学对我们很有帮助,领导和老师的旁听有助于我们克服紧张心理,尽快适应庭审氛围,集中评议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而且学习到大量的审判技巧和经验。”预备法官陈新表示。
为进一步凝聚青年干警的向心力,增强认同感,该院以“衡”文化为特色,设立了文化协会。文化协会下设书画摄影、文艺、体育、文学和应用法学五个分会,以35岁以下青年干警为骨干,开展书画摄影采风和展示评比、各项体育比赛、文学交流、法学研究等活动30余次,参与干警300余人次,丰富干警的文化生活。该院还活跃着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法律服务、社会服务、爱心捐献等一系列活动。
加钢淬火 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良好的竞争机制是加足马力的推进器,可以带动整个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为尽快提升青年干警的能力素质,张家港法院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引入“适岗竞争”中层干部选拔机制,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出一批优秀人才。
2012年,该院拿出2个基层法庭负责人的岗位,在35周岁以下年轻法官中进行公开竞岗,2名80后法官在演讲答辩、民主测评、考察小组考察、院党组审核等一系列环节中脱颖而出,成为该院最年轻的一批部门负责人。近年来,共有9名年轻法官通过公开竞岗的方式走上了中层干部的岗位。
“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通过竞争上岗走上法庭负责人岗位的80后法官蒋晓郑重地说。
与此同时,该院还开展了“比争先看质量、比奉献看数量、比团结看效率、比协作看效果、比学习看调研”的“五比五看”活动,把“无发改案件、无矛盾激化、无信访投诉、无瑕疵文书、无清结案件”作为考核标准,评比培养出一批业务能手、调解高手、管理行手、调解强手和执法廉手。
李军,这位1982年出生的法官是2012年全院办案最多的法官,全年办案549件,包括大量复杂疑难案件。由于办案多、质量高、效果好,获得办案竞赛优胜个人、优秀公务员、个人三等功等多项荣誉。“在全院争先创优的氛围下,我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激励着自己,看着身边那么多优秀的同事认真努力的工作,我也丝毫不敢懈怠。”他感慨道。
良好的竞争机制,引发了“鲶鱼效应”,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占总人数25%的青年法官,审结了全院40%的案件,完成了90%的宣传调研任务,获得了45%的荣誉先进,在审判执行、诉调对接、调研宣传等工作中都担起了重任。
谈及青年干警的成长,张家港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建东深有感触:“青年法官是法院事业的继承人,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件质量的高低、效率的快慢及司法的公信力。通过科学的方式和途径引导培养青年法官,对司法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