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法院:能力建设激活发展“正能量”
作者:陈思寒 发布时间:2013-05-21 浏览次数:1143
能力建设是法院发展的永恒话题。针对新形势下法院工作面临的新要求,丹阳法院开展了“能力建设推进年”活动,以六大工程为载体,着力提升法院干警的综合能力,为法院发展凝聚正能量。
找方法不找借口
在审判执行工作中遇见困难是常有的事,关键是遇到困难怎么办?正所谓“困难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丹阳法院的能力建设给出了答案:找方法不找借口。
今年4月底,丹阳法院刚刚执结了一起探视权纠纷案。这起案件中,被执行人徐某带着孩子外出打工,杳无音讯,执行法官为了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四年间先后30余次前往常州等地寻找线索,甚至8次在传统假日期间前往被执行人的老家守候,均一无所获,致使申请人高某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无法行使探视权。
面对这样的难案,执行法官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一直想法设法寻找执行突破口。今年4月底,恰逢同事的孩子小学入学开始报名,承办本案的黄法官突然想起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的儿子今年8岁了,通常情况下应该在丹阳就读小学。黄法官马上来到教育局查询线索,却发现没有登记孩子的学籍信息。会不会改名了?黄法官又来到公安机关查询信息,终于发现了孩子的线索。原来徐某为了逃避法院查询,悄悄地将孩子改名,目前在丹阳一个镇上的小学就读一年级。掌握了孩子的信息,法官也顺藤摸瓜找到了被执行人。
见到执行法官如此执着,被执行人想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需要母亲的关怀,最终和申请人高某达成了新的探视方案,由高某每周末将儿子带回住一晚,第二天送回徐某处。一起被执行人逃避四年的探视权纠纷圆满画上了句号。
好经验大家齐分享
2013年5月3日下午,丹阳法院30余名青年干警济济一堂,围绕青年干警如何在该院的能力建设年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畅所欲言。
“我觉得大家一定要重视书记员阶段的知识积累,在做书记员的时候要注意学习法官的审判经验、庭审技巧,这样在以后独自办案的时候就会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业务骨干。”曾被镇江中院记个人三等功的后巷法庭青年法官赵文杰谈到。
“我以前在审理一起亲属间的财产分割纠纷中,双方当事人矛盾非常尖锐,当事人一开始对我充满了不信任,后来经过我多次前往实地调解,最终圆满处理了纠纷。通过这个案件,我觉得作为法官一定要有耐心,面对当事人的不信任甚至指责,学会换位思考,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该院研究室的法官刘利权举例说。
有的青年干警建议院里分类整理审判资料发给审判员,有的建议多做一些专项业务培训,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最后,丹阳法院卜士凡院长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要求青年干警要坚定法治的信仰、加强知识的学习、保持工作的激情、注重能力的提升,为法院的发展尽心尽责尽力。
好经验大家齐分享,这是该院推进能力建设的抓手之一。围绕这个抓手,该院党组中心组的学习会上安排庭长分享庭务管理经验,网络技术员对书记员进行科技审判法庭操作培训,档案管理员开展案件卷宗规范化培训,信息宣传员到庭务会上讲授写作技巧,点滴进步汇聚成了法院良性发展的大道。
能力建设不唯内
该院的能力建设方案除了提升业务能力外,还专门设立了一项 “十佳好人好事” 评选活动,对全院干警在社会上展现和弘扬良好道德风尚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
2013年4月25日,丹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专程来到丹阳法院,对该院两名干警路遇交通事故及时施救受伤旅客的行为给予了表彰。这已是近年来该院涌现的第五起见义勇为行为,先后有9名干警获得表彰。
回顾丹阳法院干警的见义勇为事迹,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犹如蒙太奇的电影:高速公路上有一车辆撞在了护栏边上,一个中年男子抱着老人跪在隔离带上求救,看着飞驰而过的轿车却无一停下同情的脚步,直至一辆法院的警车停下,将他们送往最近的医院救治,没有留下姓名、工作单位就悄然离开;凌晨3点多听见救命的呼叫,从睡梦中惊醒的法院干警火速赶往现场,面对持刀行凶的歹徒挺身而出,联合群众将歹徒制服;远离城市的乡村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受伤乘客头部流满鲜血,倒地昏迷不醒,途径此处的法院警车将受伤乘客送至医院救治,等等。
见义勇为事迹频现,体现的是丹阳法院干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职业素养。他们面对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不求回报的悄然离去,直至受助群众按照车牌号码寻至法院甚至通过媒体呼唤,法院干警的见义勇为事迹才为社会广泛知晓。对此,镇江中院茅仲华院长曾批示,对丹阳法院干警的见义勇为事迹应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