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中法院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长期坚持三个平台建设,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坚实的司法屏障,护航青少年成才:以少年审判为平台,建设“正苗工程”,以民事审判为平台,建设“爱苗工程”,以普法建设为平台,建设“育苗工程”。

 

像彩虹驱赶风雨一样  为失足少年撑起一片天

 

20115月,扬中法院刑庭开庭审理一件未成年案件,被告席上坐着等待宣判的5名来自少数民族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一名少女今年只有十七岁,但庭内监护席上坐着的却不是她的父母,而是扬市妇联副主席祝志平,辩护律师也是该院为这名少女安排的江苏正新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峥荣。

 

没有上过学的小阿家中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的她春节期间,跟随父亲从家乡来到泰州卖羊肉串,随后在表姐的怂恿下流窜至该市盗窃手机,在返回泰州途中于二墩港汽渡被值班民警发现。开庭前,法院从其父亲那里得到开庭当天他不到场为女儿辩护的信息。

 

“孩子的父亲不出庭,母亲又远在家乡,谁为她进行辩护?”主审法官刑庭副庭长朱琴梅得知这一消息以后,想来想去,一定要帮这个孩子找个代理监护人和辩护律师,在开庭时为孩子进行辩护,虽然失足少年在社会相对“特殊”,但是在法庭,任何人都有辩护的权利。

 

庭审结束后,小阿并不是像其他几名嫌疑人一样被押往警车,而是在法警的带领下,来到了法院的圆桌会议室。在圆桌会议室内,比小阿先到的会议室的朱琴梅看到小阿,脱下法袍后,在法庭上一直克制着的情感顿时爆发出来,“小阿呀,这次错了就错了,别往心里儿去……回头回归社会后,交友一定要谨慎,千万别再被不好的朋友蛊惑做坏事了……”

 

“在庭审时,作为一名法官依法判决是我的神圣使命,可是面对这些失足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每次审理这些案件我都如坐针毡。”看着小阿诚恳的认错离开后,朱琴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每次审理这一类失足少年后,都会为他们建立保密档案,确保他们进入社会后不受过去影响,不会被社会歧视。”

 

近年来,想法像朱琴梅一样的法官不在少数,每次遇到少年犯的开庭案件,她们在公正、公平审判的同时,心灵都忍受着额外的煎熬。庭审后,像妈妈一样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寻找他们失足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回归社会后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教导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等,已经成了刑庭法官的工作习惯。

 

像甘露滋润花蕾一样  为缺爱少年提供父母爱

 

该院开发区法庭在一次庭审过程中,了解到的当事人有一个名字叫“李程千好”的女儿,这个由父母姓氏共同组合在一起取名的小女孩,却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正常儿童应当享受到的父母爱。得知这一情况后,扬中法院开发区法庭庭长栾汉勤主动动员干警帮扶,全体干警决定共同资助这位11岁小女孩,并与其爷爷奶奶签订了资助协议。每次逢年过节,栾汉勤都会带领干警拎着大包小包去看望李程千好。

 

儿童节前夕,栾汉勤和干警们去给小千好送节日礼物时,栾汉勤从小千好爷爷奶奶口中了解到,小千好特别喜欢他们上次送来的图书,尤其是《我们爱科学》,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栾汉勤每次带领干警们看望小千好时,都会带着一些《我们爱科学》的杂志。

 

在开发区法庭,每个法官和干警们都有这个意识,虽然自己工资不高,但也会尽自己绵薄之力,给予小千好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小千好能够乐观、向上,努力学习,勇敢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顿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法官妈妈”是既温暖而又温馨的称号,也赋予了扬中法院法官干警们更多的责任和内涵。“法官妈妈”结对帮扶活动活动中,该院法官们用无私、细腻的关怀,坚定了贫困儿童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托起了他们幸福的明天。

 

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   为青少年扫除法律盲区

 

近年来,扬中法院积极组织开展“法庭进校园”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切身体验神圣而庄严的法庭现场,零距离地接受普法教育,有效加强对在校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扫除法律盲区。

 

在该院刑庭副庭长朱琴梅的带领下,西来桥镇某小学700余名学生在校园里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由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本庭宣判,被告人王某犯盗窃罪,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稚嫩的声音中透着些许坚定,或许他们并不能完全领悟这些话的真正含义,但是此时此刻同学们对法庭审判有了更直观、更生动的认识。该院选择典型的案件到校园开庭审理,对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通过多次组织“小学生走进法院”系列教育活动,反响热烈,该院充分发挥法院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方面的职能,努力引导未成年犯罪人以积极的心态回归社会,积极创建“青少年维权岗”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通过日常普法宣传、诉前心理辅导以及诉后回访帮教等方面,多措并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不仅如此,该院还经常组织法官送法律知识进校园,近年来,该院的法官们虽然每个人都手头都有忙不完的案件,但是大家都坚持忙里偷闲,定时不定时送法律知识进校园,他们的脚步走遍了扬中所有的校园,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一位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