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法庭党建工作怎么做?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前黄人民法庭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日前该庭被市中院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前黄法庭成立于1984年,全庭干警16人,党员11人,其中9名党员法官年办案约1500余件。法庭辖区3个乡镇,常住人口20万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位于常州和无锡交界处,流动人口多、人员成分复杂,纠纷处理难度大。这些年,前黄法庭党支部多措并举,坚持融党建工作于审判工作之中,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有效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009年以来,连续5年被区以上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支部建设与文化建设“双结合”

  支部建设与文化建设“双结合”,是前黄法庭提升党员参与思想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一方面,采取重温入党誓词、读红色经典、看历史影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教育形式,组织干警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另一方面,结合驻地竹海特点加强竹文化建设,开展与竹有关的园艺栽培、书画活动;利用休息日开展“探寻竹之精神,追求竹之气节”的野外爬山摄影活动;开展以竹为题的诗歌朗诵、名言鉴赏、主题征文、励志格言征集、座右铭创作等活动。通过各项具体活动,感悟竹子“群能成景,独能成器;柔能成丝、坚能成梁”的可贵精神,提升干警的思想境界。

  党员示范岗和审判能手“双培育”

  党员示范岗和审判能手“双培育”,是前黄法庭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的好方法。一方面,以党建为引领,创建党员示范岗。全庭每名党员都要在身份公示栏、公示牌以及办公室显著位置,亮明党员的身份,接受当事人的监督。严格落实学习日制度,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集中学习。学习采取个人重点发言、集中学习研讨、互相交流启发等方式,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集体研讨,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加强指导协调,着力培养审(执)能手。一名青年干警配备一名思想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思想政治导师由庭领导担任,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做好引领工作。业务导师由部门业务骨干担任,侧重在业务能力、审执经验等方面传、帮、带,帮助青年干警提高司法能力。安排青年干警在立案窗口从事定期群众接待工作,锻炼群众交流和工作能力;让青年干警经历内勤、书记员、执行员、调解员等多岗位多角色锻炼,快速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开展庭审观摩、导师点评、裁判文书比赛、信息调研写作与指导等活动,提升青年干警专业技能水平。立足精细化管理,从立案、审理、执行、卷宗装订及归档4大环节15个节点出发,对法官和书记员在审判执行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工作习惯进行排查和矫正,积极构建自律型审判管理模式。

  法庭支部与辖区村企支部“双联动”

  “双联动”,就是法庭党支部与辖区村委、重点企业党支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这是前黄法庭支部联动、密切联系群众的鲜明特色。从2010年开始,前黄法庭支部与辖区村支部、重点企业支部每年初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搭建支部互动交流平台,联合开展支部学习活动,联合举行先进党员事迹报告会,联合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联合开展文明志愿者、结对助学、为老年人送温暖等帮扶活动,提升支部活动影响力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制作便民联系卡,设置征求意见箱,人民法庭每天都是“开放日”,欢迎群众旁听庭审,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庭长“一线引领”推动“绩效引领”

  “双引领”,就是“一线引领”、“绩效引领”,激发党员责任感、使命感。“一线引领”就是庭领导带头在一线办难案、办大案、清积案,做表率。共产党员、副庭长顾海斌长期工作在一线,带头办理各类疑难复杂、矛盾易激化的案件,去年全年共办结案件601件,位居全院前列。“绩效引领”就是运用绩效考核方法,推动党建目标定量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实施过程规范化、年度考核精细化。在支部党员中开展“每周一星”评选活动,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截至目前,前黄法庭已收到当事人赠送的5面锦旗、16封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