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的追梦人
作者:王成玉 陈雷 辛振宇 发布时间:2013-07-18 浏览次数:1258
在盐城法院系统提及滨海法院的于国卿无人不晓,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的追梦者。近年来,他先后在全国、全省法院组织的书画比赛中屡屡获奖,被法院的干警称为“高产”名家。
今年59岁的老于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高中读书时就喜爱练习毛笔字。1974年入伍后,在1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对书法情有笃钟一直没有放下。1987年转业进法院,先后在民一庭、人民法庭工作,无论审判任务多重,练笔从未间断,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几乎都是与墨海为伴,技艺日益攀升,2010年先后加入盐城市和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有人问他,为何对书画如此痴迷?他坦然地说:“练习书法是心智的砺练,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爱上她就舍不得放下”。
于国卿不仅喜欢书法,还喜欢篆刻艺术,对入篆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书写颇见功力。2011年他篆刻的作品获得法治·法院·法官—全国法院情景书画展优秀奖。在此同时,他更喜欢发明于日本,传入中国仅30年的现代刻字这门新型艺术。为娴熟掌握这门集书法、篆刻、雕塑、版画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现代艺术,他虚心向他人请教,并自买木材,精心构思,反复雕作。他说要完成一件作品,从创意、构思到刻制需要耗费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2012年7月在江苏省高院60周年书画展上,他创作的刻字作品获美术类三等奖,其作品入展江苏省第二届刻字艺术展,在全省法院系统独树一帜。
练就一身过硬的书画本领,就是要为法院服务,为大众服务。这是于国卿一直遵守的法则。滨海法院文化建设名声远扬,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2012年被江苏省纪委等9家单位联合确定为“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并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些荣誉的背后,于国卿功不可没。走进该院的“海韵法魂”文化长廊,不难发现这条长廊独具匠心、别具新意。长廊设有82个橱窗,分为“法”、“审”、“德”、“廉”、“学”、“众”、“和”、“史”8个主题,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当中有于国卿多幅获奖作品,还有他帮助指导本院干警获奖的作品。近年来有20多个法院、机关、企业单位的领导,300多名书画爱好者前来观摩,个个赞不绝口,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院有老于,胜过一宝”。
滨海公园的西侧广场,从清晨6点到晚上9点,唱歌的、跳舞的、下棋的、打太极的人气特旺。人们为何选择在这里聚集,一位晨炼的黄阿姨告诉我们:“这个广场是法律广场,广场上设有9根‘罗马柱’、9个橱窗、67块宣传版面的法典故事和书画作品,锻练之余走一走,看一看,不仅身心愉悦,而且还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殊不知,这个广场倾注了于国卿许多的心血与汗水。为把法院核心价值观、法典名言、中国法治历史、现代法制知识等向普通民众普及,他在创作设计过程中不知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尤其是在选择法典故事时,初选、精选,最终一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经典故事完美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成了当地百姓受教育的一个绝佳场所。
在采访中,该院的领导告诉我们,于国卿对人民法庭的文化建设贡献也特别大。人民法庭“和文化”就是于国卿的得意之作。2005年5月份,针对当时社会风气不正,公众传统美德缺失、案件当事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对物质要求较高的实际,他提出创建法庭文化,要以通俗易懂的法文化、德文化、孝文化、仁文化等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与当地的民俗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绘画、书法等手法,用图板布置在法庭办公区和调解室内,以此教育和感化当事人,培养法官的法律信仰和职业使命感。如此创意得到了本院及上级法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于国卿经过两个多月的设计创作,一幅幅精美的、寓意深刻的“和文化”展板竖立在大套人民法庭的庭院内,光彩夺目、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于国卿的指导下,该院5个人民法庭相继建立了“和文化”园地,使前来法庭求助的各色人等抬头遇良师,低头受教育。今年6月一对小夫妻来到开发区人民法庭调解室,一幅握手言和的油画,温馨而富有爱意,让这对夫妻感到一股暖流在身旁。法庭法官仅用不到半小时的调解,就使这对小夫妻重归于好。当走出法庭时,他们紧握着法官的手说:“法庭的‘和文化’真是好,让我们懂得很多,请相信我们一定会相爱过上好日子。”
“和文化”,润物无声,“和文化”如春风化雨,使不少反目成仇的在这里破镜重圆,不少不孝儿郎在这里知错改过、洗心革面。据了解,2007年以来该院5个人民法庭共化解各类民事纠纷8000余件,件件案结事了。2009年5月,全国法院文化调研会江苏苏北片在滨海召开,滨海法院人民法庭“和文化”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于国卿,一位普通的法官,把自己的艺术才华奉献给法院的文化建设,他不愧为的文化艺术的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