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为民营企业配置“司法套餐”
作者:刘秋苏 发布时间:2012-02-27 浏览次数:931
沧桑的黄河古道穿城而过,蜿蜒的大运河傍城而流。有着两汉文化底蕴的江苏省徐州市,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民营经济已成为城市前进的一个重要支点。徐州两级法院围绕发展民营经济这个“亮点”工程,健全能动司法机制,创新司法服务方式,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沟通
搭建互动的桥梁
“谢谢执行法官的积极协调,维护了我们商会下属公司的利益,避免了企业经营风险!”江苏省徐州市工商联温州商会会长胡成强近日专门致电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后龙以示感谢。
温州商会在徐州有一家下属的中大公司,该公司将投资开发的邳州现代汉城项目发包给某建设集团承建。由于该建设集团在徐州多家基层法院均有债务未能执行,在项目竣工后,各基层法院均向中大公司下达协助执行裁定。温州商会担心基层法院各自执行会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和不良影响,便向院长的工作手机发送短信,希望妥善执行。
短信得到了李后龙的高度重视。其后,徐州中院执行局积极协调,中大公司400余万元执行款项在各基层法院之间得到了有序执行,公司经营也没有受到影响。
这是徐州法院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掠影。事实上,为了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他们步子迈得更深,行得更实。
完善保障措施,专门出台为民营企业保增长促发展的十条司法应对措施,提出为外资企业提供司法服务的19项要求。
增进反馈交流,开展涉案台商、港商、浙商、闽商“大回访”活动,定期与保险行业协会、大蒜企业协会、租赁行业协会专题座谈。
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专门向民营企业投资者公布院长手机号码、院长信箱和咨询电话,及时排忧解难。
引导+优化
化解纠纷的推手
徐州强盛城市煤气公司(下称强盛公司)是规模较大的一家煤化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无法偿还,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受理后,发现强盛公司的副产品硫胺、粗苯、煤气等均属高危化工产品,且企业不能停产,因为在焦炉本体温度低于摄氏700度时,会造成炉体开裂、报废,直接损失为五千万元以上。
法院遂发出关于保障企业重整顺利进行的司法建议,区委、区政府根据建议召开专门会议,从财政局、镇政府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清算组,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好破产重整管理人,确保了将强盛公司移交托管人的无缝交接和招募投资人的重整清偿。
最终,这起涉及苏鲁豫浙等多省、债权金额达10.12亿元的全国首例生产中高危企业破产重整案成功审结。近200家债权人拿到全部或部分债权,307名职工拿到拖欠工资。
据统计,目前徐州地区共有各类商会189家,企业会员有1.2万多家,有4家民营企业跻身全国上规模民企500强。而各类商会及成员企业是徐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接近6成,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是,积极运用政策考量、利益平衡、柔性司法等司法方式履行审判职责,有效化解民营企业涉诉矛盾纠纷,就成为法院一致的行动:
完善便捷诉讼机制。对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执,“全面、全程、全员”调解,加大政策性、敏感性案件的协调力度,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审好群体矛盾纠纷。对敏感性强、人数众多的劳资纠纷案件,邀请有关商会、工会、陪审员先行调解,引导形成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妥善处理执行案件。对民营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尽量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支持优秀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救活了一大批民营企业。
走访+堵漏
增添助飞的双翼
“法官们经常来了解民营企业的法律需求,化解纠纷,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徐州红星美凯隆家具城负责人对法官调研走访活动表示由衷感谢。
“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外来投资客商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人民法院责无旁贷。”李后龙说,全市法院在妥善审理各类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同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提供司法保障。
徐州法院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主动了解民营企业的司法需求,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去年以来,他们组织324名法官走访联系156家民营企业,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2份,梳理风险隐患和管理盲点267个,开展法制讲座78场次,解决法律问题293个,发送司法建议42份。
一位外资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起初认为法官是在多管闲事、'揭伤疤',现在觉得来徐州投资碰到徐州的法官真是运气。”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徐州市工商联主席顾玉华介绍说,工商联与法院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制度和完善的服务机制,支持法院依法高效审理企业涉诉案件,优化投资法制环境。
为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2011年9月,徐州中院在驻徐商会、行业协会集中设立15个司法服务站,以商会会长、行业专家为主聘请20位特邀调解员,并在工商联设立诉调对接办公室。对此,福建闽南商会会长叶启恒说:“法院能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企业发展就更有信心了。”
“设立司法服务站、确立诉调对接关系的做法在全省法院尚属首次,是徐州两级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体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周继业肯定了徐州中院的做法。
“面对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法院要用足用好用尽司法职能,为民营企业服务。”李后龙表示,下一步全市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推动“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工作力度,将以更加便捷的司法方式、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保障和服务全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增强主动性,引导、支持、保障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司法环境。
增强针对性,以司法服务站为载体,完善机制,创新措施,努力提升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实效性,落实好建议征集和民意调查制度,进一步拓宽法院与民营企业的对话渠道,提高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