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知识结构 强化司法为民
作者:马毅萍 杨柯栊 发布时间:2013-08-22 浏览次数:1627
无锡市滨湖区法院把加强学习作为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重要途径,把学习竞赛理念融入立、审、执各个环节。正如该院院长王春年所说:“一名称职的法官,只有加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才能以严密的司法思维、高超的司法智慧、熟练的司法技能以及文明的司法行为,切实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打造“人性化”立案
立案阶段,是法院与当事人和社会连接的首个窗口环节。滨湖法院立案一庭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建立了两套“提示制度”。针对来访群众,该庭建立了包括“诉讼须知”、“司法救助说明”、“财产保全提示”等10余种诉讼指南,方便群众起诉立案。对审执部门,该庭也专门设计了“立案提示表”、“财产线索登记表”等多项报表,对所立案件基本情况、风险等级、应对措施等都有一个详尽的说明,便于审理阶段法官能更全面的掌握案件情况,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
每周五下午各庭室都会在会议室召开“学习讨论会”。会上,立案一庭副庭长徐纯对一起讨薪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年4月初,金色华庭酒店36名员工因多次向老板追讨薪资无果,起诉至滨湖法院,并要求对酒店采取保全措施。了解这一情况后,徐纯初步审查了起诉依据,通过法院案件电子信息系统查找到涉及该酒店的另一起房屋租赁案件正处于执行阶段。同一被告引发多起案件,让徐纯敏锐地意识到并案审理可以有效避免法官重复劳动,节约司法资源。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滨湖法院共立案3887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2%,立案变更率为零。
培养“复合型”法官
去年3月,滨湖法院制订了为期五年的“大学习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将“五大能手”(读书调研能手、审判能手、调解能手、执行能手、疑难复杂矛盾化解能手),“五大标兵”(司法创新标兵、司法服务标兵、职业道德标兵、司法技能标兵、政务保障标兵)作为学习竞赛活动的标杆,从创新、服务、道德、技能、保障各环节,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比学赶超”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热情,激扬了斗志。
作为全院疑难复杂案件的“集中地”,在定分止争方面,民一庭一直扮演着“生力军”与“救火队”的角色。两年前,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三死一伤,因赔偿问题起诉至法院。翻阅案卷时,民一庭副庭长徐贞了解到案件起因是一辆重型货车超载后与另一辆逆向行驶的轿车相撞,轿车受力后又撞向停靠在路边的第三辆车,导致轿车内三名乘客当场死亡,司机受伤住院。如按照交警大队认定的两车负事故同等责任,案件亦可了结。
但是,几经查证后,徐贞作出判断,当两车相撞时,撞击到停靠在路边的车辆,造成了小车的再次受压,加重了车内人员的受伤程度,而当时这辆车所停靠的位置也并非正常停车位,而属于违规停靠。徐贞凭借确凿的事实证据,最终把第三辆车的车主也确定为一方责任人。
2012年,由徐贞审结的214起案件中,未发生一起改判、发回重审或申诉信访的情况,其本人也被评为全院“形象法官”和“疑难复杂矛盾化解能手”。
责任增强为民“正能量”
“大学习大竞赛”活动中,该院提倡以思想理念为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坚持“学习为本、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该院特别注重下沉重心,推行“导师制”,选定资深优秀法官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借力青年干警研究会等平台,鼓励干警参与疑难案件研讨、法院绩效管理改革座谈,通过实施多渠道锻炼,对青年干警定目标、压担子、创条件,促使其迅速成长。
针对业务部门审判力量不足,专业研讨交流不多的情况,该院专门成立刑事、民事、商事、行政、执行五个审判业务专业研究会,承担疑难案件会审、司法前瞻调研、审判经验交流等职能,着力以审执研判提升司法质效。
为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岗位技能全提升,该院还与华东政法大学签订教科研合作协议,委托该校每年举办2-3期定制内容培训班。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案件评比、裁判文书评比、疑难案件研讨等岗位练兵活动,全院干警的思想境界、专业素养、职业操守、文化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