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官—别样的风采
作者:马天跃 发布时间:2012-03-08 浏览次数:1335
几场细雨,几卷微风,雉水大地已是几丝烟水迷离。穿越凛冽的寒冬,迎着和煦的微风,春天向我们款款走来,花蕊吐芳,绿柳含烟。沐浴着春的细雨,呼吸着春的气息,法园中一串忙碌的身影不经意间掠过我的双眸,蓦然间意识到又是一个“半边天”的节日了。此时辉映在我脑海里的是雉水河畔,法园中那些飒爽英姿,不让须眉的女法官们熟悉的身影。
法官——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女性——一个与温和、善良、美丽等联系在一起的词汇。似乎二者很难找到交集,然而在我们的法官队伍中,就有这样一批女性,她们肩负着人民的期望,端坐在庄严的法台,以自己柔弱的肩膀、细腻的双手、铿锵的话语,秉公断案、主持正义,维护着法律的公正与尊严,她们宛若盛开的莲花,品性高洁,卓尔不群;她们犹如盛开的百合,淡雅清新,美丽知性;她们好比铿锵玫瑰,热情洋溢,爱憎分明。
周云——如皋法院搬经法庭的“当家人”,2010年初她主动请缨下基层,成为了如皋法院第一位基层女庭长,自此与农民打交道成了她工作的全部,周末调解、调查到户、开庭到村、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面对着农村赡养等一系列复杂的案件,她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新着新的办案思路。她曾经为了审理好一个医疗事故纠纷案件而遍查苏州大学图书馆所有涉及医疗事故类的书籍。她常说“我是农民的子女,当法官不图升官发财,只图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宁可自己平时工作苦一点,只要能帮百姓解决一些困难就知足了”,为了真正的方便百姓,她所在的法庭总是全院最早上班,最晚下班。
一面面的锦旗、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次次紧握的双手,饱含着当事人从内心深处对她工作的认可与感激。2010年结案194件,2011年结案63件,无一改判和发回重审,她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贯穿于案件的处理中,用心去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每一个案件都做到服判息讼,案结事了,她将法律公正无私的阳光送进每一个当事人的心田,在平凡的坚持中,让人感受到真正的伟大。“个人三等功、办案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一项项的荣誉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2011年3月8日《江苏法制报》曾以“不输须眉的周云” 为题专版对她进行了采访报道。
王卫华——如皋法院搬经法庭副庭长,“青蓝工程”我的师傅,从2010年8月入院我有幸和她结为“师徒”,一直以来她都在用耐心与责任点滴言传身教着我怎样去做好工作。依然记得第一次出去送达时面对老乡因为语言不通而尴尬着急,师傅帮我解围的情形,依然记得第一次面对着一堆卷宗材料需要整理却理不出头绪时师傅悉心说教的情形。依然清晰记得面对自己写的拙略的法律文书,师傅专注的帮我改正的情形,依然清晰既得……面对着一件件千头万绪的案件,师傅常教导我说“对当事人要多一份倾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爱,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处境,用法律知识来耐心的分析他们双方的利弊,找准他们的症结,这样入情入理的进行调解,达到的效果双方才能满意”。的确师傅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从参加工作起她将全部精力与热情都投入到了深爱的事业中,四年间审结案件超过1000件,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南通市十佳审判员等称号。
像周庭长、王庭长这样的巾帼女法官我身边还有顾雪红、马剑梅、陈璇等很多,很多……她们的事迹可以写的很长很长。她们长期扎根基层,每天所要面对的工作都是纷杂而又繁琐的,在家长里短的小事纠纷中,通过一个个平凡的人,一桩桩平凡的案件,一份份判决书、调解书,点滴记录着自己的花样年华;我们不能用美丽去形容法律,但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女法官却用美丽很好的诠释了法律,让老百姓在家长里短之中感受到了法律的别样美丽和温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忠于法律,忠于人民,不说苦,不喊累,她们在用信念守卫着一道道神圣法的经纬,用行动书写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赤诚。
有人说她们不温柔。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她们还在审理案件;当丈夫需要体贴时,她们可能正在加班阅卷;当孩子需要关爱时,她们或许正在慰藉当事人受伤的心灵。其实,她们也是普通人群中的一员,脱下胸前挂有法徽的黑色法袍、黑色西装工作服,她们与其他的女性一样美丽大方。进入人潮中,没有鲜花,没有喝彩,只有朴实无华,她们也希望融入都市的节奏,田园的清悠。只是为了社会的正义、人民的安宁,她们只有把对父母的孝敬藏在心中,把对子女的关爱埋在心里,在不息的岁月长河里寻涉生命的永恒。
面对着这一群年轻有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法官们,一种敬仰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这就是我们当代的女法官,她们可爱、可亲、可敬,面对着法官这个圣神的字眼,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的信念,她们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毅然用柔弱而又坚毅的肩膀扛住了法律所赋予的公平正义,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们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了当事人渴求公平、正以的眼眸,她们用年轻的生命燃起了爱心与奉献的红烛,擎起了一片天空,捍卫着神圣的天平,谱写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