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萍,全国模范法官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基层法官,又一次代表基层法官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对面商讨国是,聆听和传递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司法事业、人民法官队伍的关怀和期望。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的第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与江苏代表团150多位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陈燕萍在审议发言中,当面向总书记着重介绍了所在的靖江市人民法院专门针对涉及民生领域的纠纷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巡回法庭等新做法新探索。

  这位来自扎根、奋斗在基层法院的全国人大代表,与总书记交谈时说,“开辟绿色通道后,我们对这些民生案件优先处理,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去年12月,有83名民工通过法院集体讨薪,我们三次找来企业负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法,以最快速度化解纠纷,最后让农民工兄弟拿到工资高高兴兴回家过年。”总书记听了点头表示赞许,肯定这些做法回应了群众合理诉求,有利于化解社会纠纷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总书记认真听取该代表团代表们发言后强调,要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同步提升。

  总书记的“回应了”和“有利于”的赞许,是对人民法院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进一步指明了人民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方向和目标,也表达了党和人民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更高要求和殷切希望。近几年来,人民法院立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扎实有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开辟诉求纠纷绿色通道,注重和优先审理好民生案件,积极回应了群众合理诉求和百姓对司法服务的关切与期待,致力于探索一条有利于化解社会纠纷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便于百姓求诉解纷的案结、事了、人和的人民司法之路。从探索建立多元解纷机制到构建大调解格局,从“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审理方式到“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确立,从坐堂问案、被动应对到走下法庭、深入群众、服务前移、审判管理创新、建立与民生案密切相关的各种绿色通道、不断推出和完善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等工作方法的转变,从化解矛盾单兵作战到联动解纷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逐步发力,从司法服务滞后、司法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期望值不对等到“能动司法”、“三个提升”的论证、提出、实践和推进,都直观地承载着人民法院努力实现“回应了”和“有利于”的探索、奋斗、发展、正确履职之踏实前进步履。

  人民法院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有利于化解社会纠纷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奋斗追求从不停止,突显与时俱进。不久前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王胜俊院长代表最高法院向全国法院提出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新发展的具体要求,概括为“抓好'六个深化'、实现'六个提高'”。具体内容就是要深化能动司法,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要深化社会管理,进一步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水平;要深化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的水平;要深化“两项活动”,进一步提高法院队伍素质整体水平;要深化司法改革,进一步提高法院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深化监督指导,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建设水平。人民法院新一年的工作思路,与中央提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与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今年“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工作方针,都是高度一致的,都是大局之务。

  在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有利于化解社会纠纷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司法事业发展进程中,人民法院任重道远。我国正处在坚持科学发展、稳中求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起点上,人民法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考验和新挑战,面对更为艰巨的“回应”和“有利于”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同步提升,人民法院一定要把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殷切希望化作司法实践的巨大动力,必须继续围绕着更好地“回应”、更加地“有利于”这个方向和要求,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忠实地践行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立足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