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泗洪县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优秀党员唐玲
作者:祥龙 陈研 弘法 发布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2425
唐玲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1988 年进入泗洪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任泗洪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保持清正廉洁,是大家公认的办案能手;她情系百姓,悉心办案,廉洁司法,真情协调,是老百姓信赖的好法官。唐玲同志在平凡岗位作出了令人崇敬的业绩,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宿迁市委政法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严打”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县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被本院评为先进个人。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实现百分之一的协调可能,用最大的耐心去排忧解难,钝化官民矛盾,是唐玲的办案之道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纠纷,在法与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纠纷,唐玲始终以女同志特有的细心、耐心和真心,在法与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踏踏实实地做好行政协调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在她所办结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有72.72%是通过行政协调而撤诉结案的。
2008年7月,唐玲主办由一个原告同时分别起诉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和行政赔偿两件案件。原告施某某系泗阳县某镇居民,已年逾七十,因不服行政强制拆迁,多次向县市有关部门上访,后宿迁中院指定泗洪法院受理此两案,唐玲接到案件后立即通知被告应诉,并详细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原告称,其于2007年12月在自己的房屋阳台上进行封闭,上面没有超出房檐,下面没有超出走廊和房屋基础,装修十余天,花费材料和工钱 2 万余元,
在立案庭任副庭长时,唐玲以她特有的微笑,接待当事人,细心为当事人服务,为当事人解答。2007年3 月的一天,年逾八旬的
面对接踵而来的病魔,她的名字叫坚强
唐玲的命运是坎坷的。唐玲出身贫困家庭,兄弟姐妹四个,排行老三,家境的贫寒造就了她坚强独立的性格,外表柔弱的她,内心却隐藏着比男人还强的耐力。2004年她患了重性肝炎,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医生告诉她:“你要是再不换肝,就没命了!”丈夫、亲戚朋友都劝她,但是她自己清楚,换肝意味着什么,肝源、手术费、昂贵的排异药物等等,根本不是一个基层法官能负担起的,她坚决不换!住院4 个月后,她回家了。2004年那一年内,她服了近百斤的中药,凭着她坚强的意志,她奇迹般的康复了。“没有人能想到她能回来,”少年庭庭长张娟说,“她生肝病时,经常要洗肝(做人造肝),这个过程要花八个小时,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忍耐的,唐玲每一根骨头敲起来都铛铛响。 ”可是唐玲却轻描淡写地说,真的没什么痛苦。
2004年底,她感觉身体好些了就呆不住了,坚决要求回到工作岗位,院长、庭长和同事都劝她好好在家休息,她却认真地说:“叫我整天在家呆着不做事会把我闷死,不如让我上班,我现在感觉我能行,能干一天是一天。”回到法院后,依然在刑庭工作,领导考虑到她身体的状况,分给他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她说:“普通程序的我也可以审, 你们不用担心。”在刑庭,她审理的案件审限是最短的,就算普通程序的审限也是最短的。上班以后,她从来不把自己当病人,她认为,其他干警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2006年2月法院党组对部分缺岗的中层岗位进行竞争上岗,经过面试、测评,她以厚实的业务功底和坚实的群众基础,竞争上立案庭副庭长职位。
2007年底院党组为了照顾她的身体,把她调整到案件相对少一些的行政审判庭,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唐玲自从到法院,就一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面对陌生的行政案件,她白天向同行请教,晚上向书本学习,不到半年时间,她收集和抄录的资料摞起来有半尺高。在行政庭,2008年她一年办理了60件行政案件,占全年行政案件的90%,在年底的全院审判人员庭审考核中,她以娴熟规范的庭审驾驭能力被评为优秀审判长。
其实,审理行政案件也不是轻松的,为了缓解“官”与民的矛盾,有大量的案件需要协调,她常常利用当事人下班上门做工作,往往误了自己吃饭的时间,经常是冷饭+开水+咸菜=工作餐。2007年夏天,她感到饭后常常饱胀难受,食欲减退,而且比较害怕油腻,伴有恶心、嗳气、反酸及呕吐,她以为自己的肝病复发了,到医院检查结果是正常,她便放心了,以为得了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就到药店买了一盒胃药,她又听别人说,经常吃生花生可以治疗慢性胃炎,她就在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放些花生仁,饿了就吃上几粒。有一次,省女法官协会领导来看望她,她正在开庭,一直等到天黑才看到她。
2009年春节过后,她出现消瘦及贫血症状,丈夫劝他到南京去检查一下,她总是以案件多工作忙一拖再拖,直到
“唐玲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之所以能挺下来,就是因为我不断地拿唐玲的事迹来激励我自己。”泗洪法院刑庭庭长刘继军说。刘继军 2005年10月患了肝癌,他彷徨,他失落,但是当他想起唐玲患了重性肝炎,九死一生,她一个女同志就坚强地挺过来了,他就对自己说:“唐玲能做到的,为什么我做不到。”唐玲以她特有的精神和执著的信念诠释了一个女法官的坚强不屈。
面对少年犯,她流露天性是责任和善良
人民法官爱人民,一枝一叶总关情。唐玲面对少年犯时,总有的一种天性的善良,使走向犯罪的未成年感受到女法官的柔情,司法的温暖。
2000年6月,泗洪法院收到一封未成年缓刑犯张萌(化名)寄来的感谢信,信中说,当我拿起手中的笔,带着一颗忏悔的心,向敬爱的泗洪法院,写这封感谢信。……
无知的我总以为做什么事都随自己想的,而如今让家里人为我操碎了心,也给社会增添了许多麻烦,我深感对不起家里的人和关心我的人。在这里我深深地说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救了我。”更新回(悔)改的我认识到自己以前所做的坏事,都是无知而又幼稚的。别人诱惑我给(对)我一点好,我的心灵就被收买,我真后悔没有珍惜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整天迷恋于网吧和别人一起参加打架斗殴,对法律知识的淡薄从而使自己走向了犯罪道路,更怪自己对社会的不了解。……
张萌在信中流露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重返校园,好好学习,好好的做人,报答社会。
看了这封少年犯的来信,唐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再次救救这个孩子!”这是她发自心底的声音。
为了圆张萌同学读书的梦,唐玲不顾盛夏酷暑,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多次到少年犯所在的学校,找校领导、找教育局帮助张萌联系上学的事,不厌其烦地向有关领导宣传国家对少年保护的政策和规定,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县城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终于破例收下这名特殊的学生。张萌同学也没有辜负唐玲、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一所高校录取,现在已成为珠海一家外企的白领。
1995年她调入少年庭工作,“我是审判员,但是那时她干的事比我干的还多。”少年庭庭长张娟说。那时判缓刑的少年犯都需要每个月回访一次,2000年该院少年庭判了71名缓刑犯,这71个人每月都要到法院汇报一次思想、学习、生活或工作情况,接待每个人的时间至少需要40 分钟,而那时,回访考察,延伸帮教,这些工作都被唐玲包下来了,她从来都没有怨言,她觉得最让她揪心的就是这些少年犯,如果能挽救他们,再累也值得。而正是在她的努力和感召下,那71个缓刑犯再也没有重新犯罪。她更热衷于法制教育事业,当张娟庭长没有时间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时,她就主动要求自己去代替张庭长上课。
作为一名奋斗在农村基层法院的普通法官,二十年来,唐玲就是这样把法律和真情传播给千家万户,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审判事业,把与病魔斗争的坚强精神留给了她的队伍。她以令人叹服的工作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谱写了一曲当代法官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青春之歌,日前,泗洪县人民法院作出向唐玲同志学习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