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作者:徐芬 发布时间:2009-08-27 浏览次数:1135
周日,东方刚露出鱼肚白,老姚早早地起了床,拉开窗呼吸着晨间清净的空气。真是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昨天为了那起下周一要开庭的故意伤害案加了一天班,今天该给忙碌了六天后的自己放个假了。老姚决定去城边的老家小姚村转转,这样的天气很适合钓鱼,晚上儿子和女友要回来吃饭,刚好钓点鱼给他们加餐。想着,老姚给村里的二叔打了电话,约好吃了早饭就去。饭后老姚穿戴整齐,拿了他那跟随十多年的鱼杆、鱼篓、小竹凳,骑上那辆曾随着他走村串巷调查取证,如今已奏着交响乐的永久牌自行车向小姚村行去。
老姚是小姚村早年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带着全村人的目光进了法院,从最初的书记员到而今的刑庭庭长,经历了多年的风霜,再过几年也到退休在家含饴弄孙的时候了。只是儿子的调动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儿子女友家人因此拖着不让他们结婚,想到这老姚难免有些心烦。
想到儿子,老姚想起明天要开庭的案子,两个被告人与儿子差不多大,因故意伤害罪被公诉,一个是邻村老张家的儿子,一个是人事局领导家公子,两家家长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找到家里去说情、送礼,都被自己拒绝了。老姚能够理解那份为人父母的心思,但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人民的公仆,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都不允许他徇情,更不允许他失了作为法官应有的公正公平。明天就要开庭,今天如果在家一定不会清静,出来避避也好,老姚临行前已经交待老伴谁送东西都不许收,谁找都说不知道去哪了。就这样,带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老姚来到了小姚村。
“小成子,你很久都没来了呀,是不是案子多走不开”?老姚的二叔早已等在了村口。
小成子是老姚的小名。“二叔,案子是不少啊,这不今儿得空来过一下钓鱼瘾,也想中午陪您喝两杯说说话”,老姚憨憨地笑着,知道二叔喜喝二杯,这么说哄着二叔乐。
“好啊,那我们直接去鱼塘吧,我顺便下地去看看”。
老姚随二叔来了地边的鱼塘,找了个好位置摆好凳子,往河塘里撒了鱼食,拉开鱼杆,开始钓鱼。二叔在地里转悠一圈,采来二根秋黄瓜在衣服上擦擦递了一根给老姚,老姚接过黄瓜吃了起来。
“二叔,还是自家种的黄瓜好吃啊,这味道和小时候的一样”。老姚吃得好不开心。
“是啊,土生土长的种,几十年了,做人也一样,不能忘本啊,你是我们农家出去的孩子,可不能因为在城里当了官就偏袒了城里人,可不能呀!”二叔长长地叹息一声。
“二叔,您老就放心吧,我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我的为人如何您应该清楚,而且这些年在城里,我没昧着良心办过案,没有做对不起人民群众的事情,我也是从农村出去的,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我不会偏袒谁,法律也不容许我偏袒谁”。老姚有些奇怪今天二叔怎么会与自己说这话。
二叔看着老姚愣了一小会儿说:“小成子,因为前些日子听村里人说隔壁村老张家的儿子与城里什么局长家的儿子一起出事要审案了,有人说你收了那个什么局长的好处,会把罪加到老张儿子的身上,还说那个局长的儿子一定会没事。我就说我们家成子不是那种人,可他们不信,所以我才跟你说了这些”。
原来如此,老姚算明白怎么回事了,又是与明天的案子有关,自己问心无愧,等案子结束,公道自在人心。
老姚郑重地对二叔说“二叔,您相信我,相信法律,等结果出来了,大家自然会明白的,我不会给小姚村脸上抹黑的”。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二叔信你。你慢慢钓着,我先回去,中午给你弄几样自家地里种的小菜,你陪二叔喝几杯。”二叔的语气明显地轻松许多。
看着二叔离去的身影,老姚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现今因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一些腐败现象,使一些人对法律和法官失去信心,甚至无端猜疑,这需要法官们更加的廉洁自律,用切身的言行去改善那些人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法官的形象,让人们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法官的正直无私,相信官、权、钱不能够将天平倾斜。自己作为一名老法官,更要身体力行啊!回想这几十年的法官生涯,老姚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人民,这么想着心境也就开朗起来,开心地钓着鱼。
快吃午饭了,老姚看看小鱼篓也装了过半,收了竿回到二叔家。二婶还在厨房忙乎着,堂屋的桌上已摆放了七、八盘菜,二叔招呼老姚坐下,说要好好喝几杯。老姚平时是不喝酒的,今天在自家也就没拦着二叔进里屋拿酒。
二叔手背在身后慢吞吞地从里屋出来。
“二叔,您是怎么了,我又不是不知道您爱喝几杯老白干,别不好意思呀,我陪您喝”。老姚走上前去拿二叔手中的酒。
竟然是两瓶时下最流行的好酒。“不对,其中一定有蹊跷,二叔平时很节俭,不会买这么好的酒,而且这里也没有这么好的酒卖”。老姚纳闷起来。
“二叔,您这酒……”老姚试探着问道。
“这酒,这酒是……”二叔面露难色,一时语塞。
老姚也不作声,只等着二叔自己说。
“我就照实说吧,成子,这酒是隔壁村老张先前送来的,还有……”。二叔返回里屋拿出一个报纸包的纸包,打开纸包,里面是一沓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不等的人民币。二叔继续说“这三千块钱也是老张送来的,他说到你家去过你不收,只好送到这里了,他今天天一亮就带着东西到你家门口候着,见你到村里就跟着来了。他还说怕你嫌少不收就托我转交给你,以后等他有了钱再给你送去,只求你看在大家同乡的情份上,能轻判他的儿子。成子啊,老张就是隔壁姚大叔家侄子,现在他还在你姚叔家等着回话呢。”二叔低头叹息,不知道老姚会有怎样的反应。
看着桌上的酒与钱,老姚一阵心酸。这么好的酒,想必老张自己从不曾喝过吧,这一沓人民币又积聚着他们家多少的辛苦劳作,而今却要拱手相送,只因为他们对金钱、人情的迷信根深蒂固,认为只要有钱、有人,他们的儿子的罪行就能减轻。老姚了解对于一些守旧的农村人来说儿子意味着什么,此刻自己对老张一家来说就是希望,但自己不能因为此而失了偏颇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风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不正想法、做法而促成。想及此,怒火在老姚的心中升腾。
“二叔呀,您老也糊涂了不成。别人这样想我,那是因为别人不了解我,您老也不相信我了,先前您不是还说信我的吗,怎么可以做这种糊涂事,您快拿着东西和我一起到隔壁姚叔家去”。老姚催促着二叔。
“成子,是二叔的不是,二叔是犯糊涂了,可二叔也是看着老张可怜才答应替他把东西转交给你,也知道这样不好,所以让他在姚叔家等着,我们这就去”。二叔即刻拎了酒拿了纸包领着老姚到了姚叔家。
老张正与姚叔坐着说话,看到老姚进门腾地站起来,那张风吹日晒的脸露出一副怯懦的样子。“姚法官,我,我,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求求你救救我儿子,放他一条生路吧,如果他一个人顶罪,他这辈子就完了。”老张声音抖颤着,混浊的眼泪顺着眼眶流淌。
“成子,他也是实在没法了,家里穷又没当官的亲戚,是卖了家里的粮才能买了酒,凑了这三千块钱,我们知道你是好人,与有些当官的不同,但这份心意你好歹收下,就算帮帮家里人吧”。姚叔长叹一口气,帮着老张说话。
“谁说让他一人顶罪了,在没有审判之前你们都是妄自推断,你们怎么就这么不相信法律,不相信法院呢,如果他有罪,那么他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他没罪,那么他就一定会没事,不会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或是局长的儿子就有什么不同”。老姚肯定的话语中透着激愤。
沉默,谁也没有说话。
老姚平息了心情。“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给我送礼,而是相信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法院一定会根据证据公正审理的。这些东西我不会收,你拿回去,家里的日子要好好过,你儿子那边家里人也要多给他温暖,明天你可以到法庭去旁听,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
老姚与二叔放下酒与钱,回去吃饭。
“二叔,还是这老白干喝着爽口爽心,但现在不能多喝,等退休了回来再好好地陪您喝”。老姚感慨着。
二叔拍了拍老姚的肩膀,“好,成子,好好办案,二叔等你来好好喝酒”。
午饭后,老姚骑上车作别二叔返城。
推开家门看到儿子小宁和未来媳妇已经回来,老姚很开心:“回来喽,今天有鱼吃,可是小姚村的特产哟,知道你们今天回来特意为你们钓的!”
“老爸,我有一件大好事要告诉您”。儿子的声音里透着神秘。
啥事,你们要结婚了?”老姚打趣地问道。
“差不多了,这事妥了,就该结婚了”。儿子是眉开眼笑。
一听儿子这话,老姚心下一沉明白几分,定然是关乎小宁调动的事,这该是那人事局领导前面送礼不成后又支的新招吧。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参加工作的时候分配下了乡,一直盼着他早日调回城里,也能早点结婚呢。如今人家这招可真是切中要害,老姚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老爸,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怎么不猜猜是什么好事?” ,儿子已难掩喜悦之情,“还是不卖关子了,爸,人事局有人找我谈话了,说有人员调动名额,顺利的话在我下周就可能调回城里,您说这是不是大好事,妈都乐坏了”。
果然如此,怕事儿,事儿偏来了,自己当法官的这些年里老婆孩子虽然跟着受到尊敬,但也没少跟着遭人白眼,有时候还真委屈了他们,今天这事若不好好处理怕会引发一些内部矛盾,老姚觉得有些疲惫。
“小宁,希望你能理解爸爸,支持爸爸的工作,最近爸接手的一件案子与人事局某领导家有关,你的调动可能牵扯到这层关系,你知道爸爸一贯的处事原则,如果是因为案子的原因而提出给你工作调动,恐怕……所以……”。面对激动喜悦的儿子,老姚结巴了,这话说着真觉得比办案还难。
“爸,或许是你多心吧,因为我的工作表现出色才可能工作调动,没您想的那么复杂吧?”儿子一下子泄气了许多,说话也没了先前的神气。
“孩子他爸,不会这么巧吧,如果真是这样,为了儿子,你就稍微考虑考虑,我们一直盼着儿子调回城里早点结婚,你也好早点抱孙子呀。”老伴插了话,跟着老姚生活了大半辈子,她了解老姚的倔脾气,也知道老姚的原则第一,许多年来这算是第一次向作为法官的丈夫说情,如果不是为了儿子,这些话是不会说的。
老姚眉头紧锁,神色渐渐凝重起来,摆在面前的是一道未知题,明天若按别人的意思来办那么儿子的事情就好解决,如有差池,那么儿子他们是空欢喜一场。然而这样的问题在摆出来时,答案已了然于胸,自己不会泯灭良知、违背道德去获得利益,否则自己将寝食难安,家里人也会抬不起头做人。无论如何,首先还是得做好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啊。
老姚望着儿子:“小宁,你虽然在乡下工作,但年轻人多磨炼磨炼也没坏处,目前工作需要你在哪儿,你就安心在哪儿工作,现在你们的工作环境可比我们那会儿的工作条件强多了”。
“我的老爸,您还忆苦思甜呀?在乡下工作是工作需要,但现在有机会上调,您难不成非得把我轰回去。平时您对别人的事倒是挺上心,怎么自己儿子偏不管不问?”小宁有丝埋怨。
瞪着老姚小宁继续说:“再说了,这还没让您违反原则,您倒打起官腔先安顿起我来了,我心里是不舒服。”
老姚老伴的心里也感到不公平,不满意老姚对这事的处理态度,要在平时她早把儿子骂一顿,不许儿子用这种态度说话,但现在她一言不发,任凭儿子说下去。
老姚用眼角斜了一下妻子,见她与往日的态度不同,就已经掂出了分量,他暗想:看来这工作调动吸引力真大,连妻子的心也拴住了。是呀,这几年为了儿子的事都操了不少的心,只是我不能嘴不对着心说话,更不能搅在权钱交易那些乱事堆里呀。他们不高兴就不高兴吧,自家人,事情过了也就平息了。
“如果真的与案子有关,您就虚应一下,我又没让您违法乱纪,就您犟的出奇。”小宁只顾自己说个痛快,根本不看老姚的脸色。
“你这孩子越说越离谱了,我郑重宣布,我不会违反原则!谁说要给你调动工作,你找谁去”。老姚走到儿子身边认认真真说道。
“你看我爸他……”,小宁还真有些哭笑不得。但经老姚这么一说,紧张的气氛缓和许多。
“我给你们做糖醋鱼,你们就等着吃吧。”老姚笑着拎了鱼篓进厨房。老伴虽然不满意丈夫的固执,但她还是要和丈夫站在一起的,对儿子说“别怨你爸,你也知道他就这脾气”。说着挽起袖子跟进了厨房。
小宁和女友留在客厅聊天,小宁说起固执、正义的老爸种种,满是崇拜、尊敬。其实小宁没有真的怪老姚,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信仰与原则,小宁很清楚,只是事关自己工作调动的大事难免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
做好饭菜,四人围桌而坐,小宁先开了口:“老爸,经过您儿子也就是我的反复思想斗争,最后我决定坚决无条件地将支持你的工作进行到底,如果因此我仍留在乡下工作,那么我会坚持坚持再坚持的,您就放宽心吧。”
“叔叔,我和小宁商量了,我和小宁一样支持您的工作,您就站好您的岗,我们相信您”。小宁女友温柔地说。
“老姚,你工作上的事我们不干预,家里不会内哄的,你就放宽心吧”!老伴一如既往地支持着老姚。
听着这些窝心的话语,老姚觉得眼角有些湿润,赶紧咳了两声说:“同志们辛苦了,老同志我一定秉承一贯的原则,继续为人民服务”。有了家人的支持,老姚更是坚定了信念,没有什么坎过不去的,明天案子就要开庭了,自己将继续挥舞正义公平的法律之剑披荆斩棘!
白日的喧嚣在万家灯火中渐渐远离,这样一个平常又不平常的秋日过去了,明天,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