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审判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者:相明 向赟之 发布时间:2012-03-19 浏览次数:1085
诉讼服务信息化、案件庭审科技化、流程管理电子化、执行工作网络化……这是宝应法院信息化建设近四年来发生的崭新变化。四年来,该院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扩大审判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克服经费保障方面的实际困难,先后筹措资金600多万元投入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被评为全省“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信息化促进司法规范化示范点”。
信息化服务——让群众少受累多受惠
2008年6月的一天,法律工作者老王来到宝应法院射阳湖人民法庭,为他代理的一起民事案件办理立案手续。法庭工作人员通过网上远程立案系统,不到5分钟办好了全部立案手续。老王回忆说,自从法院实行统一立案后,起诉立案必须到法院立案大厅,而从射阳湖镇到宝应县城,来回一趟要折腾三个多小时,费时费力又费钱。自从配备了网上远程立案系统,基层法庭也能通过立案系统的网络终端,直接接受当事人立案申请,在不影响统一立案的前提下,农村当事人可以就近到基层法庭递交诉状申请立案,少跑腿少受累又少操心。
与网上立案紧密相联的工作环节,是随机分案。案件通过网上立案进入案件信息库后,电脑会随机将案件分配到法官手中。也就是说,案件到了法院,具体由哪位法官审理,院长说了不算,庭长说了不算,电脑说了才算。随机分案的实行,对从源头上减少人情案、关系案、权钱交易案起到了积极作用。宝应法院专职审委会委员程坚评价说:“如果把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比作流水作业,那么网上立案和随机分案就是流水作业的第一道关口,解决了来料接收、检验和分配的问题,而且验收是一丝不苟,分配是铁面无私。”
2010年10月开始,该院先后在立案庭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在三个基层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诉讼服务向“一体化门诊式”转型升级。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手段逐步渗透到诉讼服务的各个方面:设置电子显示屏,滚动公告案件开庭信息;建立12368声讯查询、服务窗口人工查询、电子触摸屏自助查询和江苏法院网网络查询“四位一体”的诉讼查询系统,使当事人查询案件信息从“面对面”拓展到了“键对键”;创新利用QQ聊天平台进行远程调解,使外地当事人免受长途奔波之苦;裁判文书上互联网公开发布,让司法裁判接受人民群众检验……
如今在宝应法院,越来越多的当事人直观感受到了法院信息化服务的和煦春风。
科技化庭审——让公正看得见摸得着
王先生是宝应县人大代表,2011年6月的一天早晨,他应邀来到宝应法院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和以往现场观摩庭审不一样的是,这次法院工作人员把他带进了机房。通过电脑视频界面,一场民事庭审呈现在王先生眼前:审理开始,原被告双方通过摆放在其桌面上的显示屏,可以同步掌握书记员笔录情况。整个庭审过程王先生是看得见、听得清。庭审结束后,审判活动全程录像已经保存于电脑,可以回放查看。王先生感慨地说:“显示屏虽小,功能却很大!过去当事人只能在庭审结束后核对庭审笔录,对记录内容是否全面、完整往往存有疑虑,现在庭审笔录同步显示,当事人这种顾虑没有了;同步录音录像功能使庭审过程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司法公正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王先生所说的“显示屏”,是宝应法院推行的一项重要信息化举措——庭审“三同步”: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和同步显示。该院为了把这项技术运用得更好,采取了显示屏改为嵌入式、网线埋入地下等人性化措施。“庭审三同步是我院科技法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建设成果,”宝应法院副院长陶健介绍说,“下一阶段,我们将积极筹划通过网络进行庭审直播,老百姓坐在家里观摩庭审,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
电子化管理——让案件控得住办得好
宝应法院民一庭的祁法官,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登录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案件承办人,他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掌握在办案件数量和办理进度。不仅是他,庭长、院长对这套系统也各自拥有相应的权限。庭长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到全庭案件数量、质量等情况。院长则可以了解全院案件信息、工作动态等。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就像一个称职的管家,从立案、分案、排期开庭、结案和归档五个节点对案件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动态提醒预警。如对处于正常审理期限内的案件,案件目录表里呈现的是黑色字体,一旦案件报结,字体便自动转换为淡蓝色;案件审限到期前15天,系统会亮黄灯提醒承办法官。一旦超过审限,系统会在第一时间亮出红灯警告。
“回想以前,案件管理和数据统计要手工计算,有了这套系统,让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祁法官如是说。民一庭韩庭长也对这套系统有着自己的认识:“过去督促办案全靠笔记本,费时费力不说,还不全面、不准确。现在只要打开综合信息系统,庭里案件审理的情况一目了然,管理起来既轻松又方便。”
网络化执行——让“老赖”藏不住跑不掉
宝应的杨老板因经营需要向银行贷款,办理贷款手续时却被告知,通过查询银行征信系统,发现他是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且至今未履行还款义务,已被列入客户“黑名单”,银行不能贷款给他。原来,不久前杨老板欠别人三千元钱拖着不还,被对方告到法院。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他怀着对抗的心理与法院执行人员玩起了“躲猫猫”,不曾想法院执行案件信息库与银行征信系统已经实现联网,他欠钱不还的“老赖”行为不仅在法院存有记录,在银行也留下了“案底”。杨老板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银行,几天后主动找到执行法官把欠款付清。
不仅是银行,任何人都可以自助查询被执行人信息,只要登录“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在“被执行人姓名”一栏输入有关人员的名字,轻点鼠标,一张载有该人姓名、涉案案号、执行标的额等信息的表格便会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这些信息都是法院干警通过“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用键盘一个字、一个字敲进去的。在宝应法院,承担这项工作的是执行局干警小于,每天他都要将受理的执行案件信息输入系统,以供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
建立统一的执行案件信息库,与其他国家职能部门实行信息共享,并以适当方式接受社会信息查询,这是法院执行威慑联动机制的重要内容。信息共享带来的是职能互补,形成的是工作合力。如今办理执行案件,法院不再是孤军奋战,银行可以协助查询被执行人账户和限制“老赖”贷款,公安部门可以限制“老赖”出境,广电部门帮忙利用信息媒介将“老赖”曝光……
“经过多年努力,宝应法院基本建成了覆盖诉讼活动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宝应法院代院长黄顺祥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使我们的诉讼服务更加优质便捷、执法办案更加公正高效,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的信任度、认同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