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之乡的为民法庭
作者:程振立 发布时间:2007-03-16 浏览次数:3423
官湖人民法庭位于江苏邳州重镇官湖镇。官湖镇以板材为支柱产业,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是全国五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官湖人民法庭以司法为民为出发点,以便民、利民、护民、育民为着力点,助力辖区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辖区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普遍认可,先后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和徐州“十佳政法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物质建设??便民
法庭门外的电子屏前经常有很多人驻足观看,“从这上就能看到自己的案件开庭时间和承办法官”,当事人说;“俺们也能学习学习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附近的老百姓说。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调解书。”当事人王元友一边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一边拿着刚刚盖上电子印章的调解书感叹不已。过去,当事人拿裁判文书要来回三四次,非常不便,为此,法庭专门安装了司法文书签章管理系统,当事人只需要等待几分钟,法官就可以通过网络使用电子签章盖章。
近年来,官湖法庭在基础物质建设中,不贪大求洋,不奢华浪费,所有装备投入都紧扣司法便民的宗旨,力求最大限度方便辖区百姓诉讼。电子显示屏成为群众了解法院,学习法律的窗口;安全检测系统,增加了当事人的安全系数;证据展示系统,使庭审更加公开透明;电子签章技术,节省了百姓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便民服务箱,为百姓提供打气、老花镜等各种细节方便,24小时热线电话,随时为群众解决提供法律服务。
一个法庭的的科技建设,必须要和司法为民结合起来,否则就是物质消费的攀比。2006年8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再次来邳视察官湖人民法庭时高兴地称赞道:“这才是科技法庭。”
倾力调解??利民
调解工作是道费时费力的细活,但调解能够平纷止争,化解矛盾,对当事人双方都有好处。官湖法庭每年受理诉讼案件近千件,主要办案的法官只有四个,工作压力非常大,尽管如此,法庭依然将调解工作放到重中之重。近年来,法庭案件调解率平均超过43%,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法庭法官刘惊涛近年来连续办案超过300件,他常说,“我判决一个案件,流一滴汗,双方当事人可能从此不相往来;我调解好一个案件,流十滴汗,双方可能从此言归于好。这样利民的事情,我宁愿流十滴汗。”2006年9月,一对年轻的夫妻来到法庭离婚,丈夫的态度非常坚决。准备调解离婚的刘惊涛无意中瞥见了院落里的一辆自行车,“你们俩骑一辆自行车来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刘惊涛觉得其中必有隐情。他迅速通过拨通了男方村委会的电话,原来女方和公婆的关系不好,男方两头受气,觉得只有离婚才能解脱痛苦。把握住了问题的症结,刘惊涛循循善诱,经过一个下午的“喝茶聊天”,夫妻俩骑上车子欢欢喜喜回家了。
服务经济??护民
2006年1月,邳州市全市加快发展大会上,徐州一木业公司和众多企业一道,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被评为纳税大户。而在6个月前,这家企业却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是官湖法庭妥善而细致的工作使企业转危为安。2005年,由于板材市场行情的不稳定,该木业资金周转一度出现了困难。一些不明真相的债权人认为该企业可能资不抵债,便组织二百余人带着十几台车辆到厂里准备哄抢机器和库存板材。与此同时,个别理智的债权人找到了官湖法庭说明了上述情况。官湖法庭当即审查立案,并安排一名副庭长赶到该木业,暂时对其财产进行查封,耐心说服债权人,引导他们进入诉讼程序,案件受理后,法庭帮助当事人分析该牧业的资金、生产状况和履约能力,说服他们从有利于债权的完全实现、企业的生存、职工的利益以及发展稳定的角度综合权衡。经过法官的努力,9件总标的为96.127万元的案件,除1件判决外,其余8件全部达成了分期还款的协议。随着行情的逐步好转,这家木业迅速扭亏为盈,协议也逐步得到落实。
象这种通过协调案件当事人“放水养鱼”,最终保护了地方民营经济的案件还有很多。法庭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力求帮助当事人度过难关,实现双赢,为地方经济发展护航助力。
法治宣传??育民
法庭注意延伸审判工作,通过巡回办案、公开开庭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改变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通过法律解决生活中的矛盾。正如老支书韩三前经常感慨地说,自从法庭来村里开了个赡养案件,咱这里再也没有不赡养老人的事情了。原来,辖区一80多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