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苏州讯:劳务派遣协议一般都是根据劳动部门制定的格式合同来签订,在格式合同中约定好发生工伤事故后实际用工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工单位为了规避风险和转嫁责任,往往对此项约定进行变动,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遭遇工伤劳动者反成被告

法院调解: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均需担责

女士在一家塑胶公司里上班,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其工伤医疗补助金12万余元。但是没有想到公司却把她告上了法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和范女士的身份有关,女士是由苏州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派遣到女士所在的塑胶公司上班的。女士是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由人力资源公司派遣到塑胶公司上班。20068月,女士发生工伤事故后,塑胶公司将范女士送到了医院进行救治,并垫付了大部分的医疗费。后来经过劳动部门鉴定,女士构成了工伤7级。20075女士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要求人力资源公司与塑胶公司给予其相应的工伤待遇。劳动部门经过仲裁作出了塑胶公司一次性承担女士医疗补助金12万余元的裁决。

塑胶公司则认为自己并没有与女士签订劳动合同,双方之间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劳动关系,当然就不必给予女士相应的工伤待遇了。该公司在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的协议中明确约定,“因工伤事故造成劳务人员受伤时,塑胶公司应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并通知人力资源公司,由人力资源公司按国家、当地劳动部门的政策规定,办理申报工伤、劳动鉴定申报以及办理工伤待遇的申请手续,塑胶公司提供协助,超出保险理赔范围的经济补偿,塑胶公司应予相应适当补偿。”现塑胶公司已经支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适当补偿,因此对劳动部门的仲裁塑胶公司不予认可。遂将女士以及人力资源公司一同告上法院,要求法院确认塑胶公司与范女士之间没有劳动合同,驳回女士要求该公司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请求。

而作为与女士签约的人力资源公司则认为,人力资源公司虽然与女士之间有劳动合同,但是人力资源公司并不是实际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公司仅仅是一个收取一定管理费用的劳务中介机构,要求人力资源公司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是显失公平的。女士是塑胶公司自行招聘的员工,塑胶公司当初为了逃避交纳社保费用才让女士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事故是在塑胶公司发生的,因此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塑胶公司应当承担全部的工伤赔偿费用。

面对人力资源公司与塑胶公司之间的踢皮球,女士则在法庭上表示,她是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人力资源公司理所当然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作为实际的用人单位,塑胶公司对职工的工伤也应当承担责任。塑胶公司与人力资源公司之间的劳动派遣协议,只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对工伤的职工没有约束力。而且塑胶公司已经支付的部分医疗费用并不在她主张的工伤赔偿范围内,不能相抵扣,因此塑胶公司与人力资源公司应当共同承担工伤赔偿。

116,在法院的调解之下,三方自愿达成了赔偿协议。由塑胶公司赔偿范女士61500元,人力资源公司赔偿98500元,如果塑胶公司与人力资源公司都没有履行,还应当各支付范女士违约金10000元。

法官点评:

据负责承办此案的法官介绍,今年该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出现了井喷,而类似于在范女士身上出现的此类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也不断攀升。人力资源公司通过劳务派遣从中赚取利润,而实际的用工单位则通过此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公司运作成本,但是一旦发生工伤事故,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以及责任该如何分担成为双方最大的分歧。这也是造成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井喷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的《劳动法》将于200811正式实施,在新《劳动法》里对劳务派遣专门作了规定,作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力资源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劳动者工伤待遇。作为实际用人单位的公司,虽然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应当给劳动者提供足以保障其人身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劳动者受伤或致残时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中关于工伤事故处理的约定不得对抗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