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对于人生来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而对有着三十三年司法经历的人来说,更是弥足珍贵。这期间,他比一般人经历、感受了更多的东西。

年逾五十、精干睿智的汤流是镇江法院系统目前唯一一个在法院工作超过三十年的法官, 2006年、2008年他相继获得了最高院和省高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章。带着崇敬和好奇的心情,我们采访了汤流,听他讲讲过去的故事,讲讲30年法院的变化。

政策汇编就是法宝

1973年,经过文革浩劫的法院开始恢复重建,一切百废待兴。1979年《刑法》颁布后,公检法三家挤在一栋二层楼上办公。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共才11个人,管辖范围却涵盖了11个县市、700多万人。那时候,法院不象法院,法官不象法官。没有法律条文,没有办案程序,办案就靠一本政策汇编,法院分刑庭、民庭、办公室三个部门,法官大都是部队转业干部,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从基层调入唯一的一个大学生。

当年,为了吃透上级的精神,法官一有空就争着翻看政策汇编,一本政策汇编都被大家翻烂了。由于没有法律条文,办案主要靠政策精神加上个人经验,办案节奏很快,效率高的最多一天能办一、二十个案件。但现在回想起来有些案件办得有些极左。比如,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全国人民佩戴黑袖章表示哀悼,有两个人互相打闹,其中一个人手很脏,黑手印扑在了对方的袖章上,这下可闯了大祸,被定成了反革命,判了5年刑。

一天补助5毛钱

七十年代,法院办公条件极其简陋,没有固定的法庭,没有交通工具,刑场都是临时确定的。法院仅有的两辆自行车,还是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法官外出办案一般都是挤公共汽车。如果到附近农村,则步行四、五十公里。中午就在农民家代伙,一天伙食标准补贴是5毛钱。

有一次,在刑庭工作的汤流与他人一起到宜兴去办一件死刑案件,厚厚的一沓卷宗用粗蓝布裹起来拎在手上,坐了六个多小时长途汽车,还要翻山越岭才到达目的地,案件调查完了已是深夜,办案人员只好将就着住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里,地上铺些稻草睡个囫囵觉,第二天一早再赶回来。

那时侯,庭审笔录都靠书记员手写,有时一个大案子连续开庭五、六个小时,手都写麻了,书记员握笔的手指上都长了厚厚的老茧。为了提高记录速度,书记员常常听着广播练写字,最快的一分钟能记一百多字。没有取暖器,更没有空调,数九寒天,手脚冻得僵硬。炎炎酷暑,则热汗直流。尽管条件很艰苦,法院干警还是凭着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办理了大量案件。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

法制逐步走向成熟

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民主法制意识开始觉醒,实行合议制和一审一书程序化管理,改变了以往办案一人说了算的旧模式。新的审判模式需要增加办案人员,法院通过创办法律业大,对在职的法院工作人员进行法律业务培训,汤流和其他几位同事分别担任老师,教写作、法律等。1985年法院首次从社会上公开招干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同时,正规院校毕业的法律系大学生也开始分配到法院。法院的队伍结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中院干警已经从当初的11人逐年增加到目前的近二百人,他们当中,80%的人员达到了本科学历,研究生占到20%以上。

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九十年代中期,全国法院系统进行了审判方式改革,审判职能逐步强化,从原来主要打击刑事犯罪逐步向服务经济拓展,法官做堂问案,重程序、讲证据,法院的审判工作开始走上了正轨。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相继有几千部法律法规问世。同时,法官的职业化建设、法院的规范化建设也逐步加强。

当年,手刻钢板用蜡纸印文书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电脑办公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让司法为民更加方便快捷。

当年,押着犯人批斗游街的情景也一去不复返,现代法治更注重法律的严肃性与人性化相结合,人权得到了进一步尊重。

时代在改变,条件在改变,但永远不变的是法官的忠诚、热情和坚韧,是法治的进步、民主与和谐。

1976年跨进法院大门,汤流经历了30多年的磨练,从一个意气风发的特种兵成为一个淡定从容的国家三级高级法官。从书记员到副庭长,从办公室主任到研究室主任到审判委员会委员。不久前,全国、全省法院系统第二十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汤流与他人合作撰写的《审级监督的变异与归复》获全国二等奖、全省一等奖,这只是汤流获得的众多奖项之一。打开他的书橱,我们看到了一大摞奖章和证书。

30年沧桑看变迁,从汤流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代法官忠于法律忠于职守,为公正执法所做的努力和奉献,也看到了中国民主法制一步步健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