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细语比慷慨激昂效果好;朴实无华的俗语口语比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效果好;微笑轻松的表情比严肃紧张的表情效果好;使用本地方言比标准普通话效果好;谈话时与当事人距离近一点比远一点效果好”。这就是多年坚持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的乡村女法官崇海燕总结出的工作方法。

1999年大学毕业的崇海燕考进了射阳法院,一直扎根基层,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她勤奋敬业。2008年审、执结各类案件达300件,在全院名列前茅。今年3月,被盐城市委政法委、市妇联、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授于首届盐城市“十佳女法官”荣誉称号,同时被市妇联授于盐城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坚持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多做调解工作,努力化解矛盾平纷争,达到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崇海燕把对党的事业的满腔热忱,化作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和对审判工作的无限忠诚。在办案中,十分注重发挥调解功能,把人民调解的优良传统与现行的审判方式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审判工作始终。调解率达63%、服判率、自觉履行率达95%以上,无一矛盾激化,无一信访、投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判有定法,调无常规”,在审判实践中崇海燕逐渐摸索出一套化解民事纠纷的经验和方法,她常说,在审理涉及农村当事人的普通民事案件的时候,轻声细语比慷慨激昂效果好;朴实无华的俗语口语比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效果好;微笑轻松的表情比严肃紧张的表情效果好;使用本地方言比标准普通话效果好;谈话时与当事人距离近一点比远一点效果好。好多看似复杂的案件,她总能准确地把握双方当事人心理,敏锐地发现调解的切入点、平衡点,四两拨千斤,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一起经历过五次法医鉴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案被她调结了,准备上访的当事人满意而归;多年积怨引发相邻纠纷达成协议,剑拔弩张的两个家族冰释前嫌……

2007年夏,崇海燕在巡回审理范某与陈某房屋迁让纠纷一案,因范某有女无儿,陈某兄弟多,陈某与范某女儿订亲后,即到范家生活了3年,陈某的所有收入都交给了范某,范某新建了楼房3间。现范某女儿毁婚,范某要求陈某搬出,陈某心理很不平衡,拒不搬出,并扬言:“如法院判我搬出,就烧毁房子。”当地群众对法院受理此案也很不理解,均支持陈某。崇海燕耐心地做陈某工作,从家常拉起,谈人情道德、讲相关的法律规定。旁听群众百余人,汗水一次次湿透了她的制服。经过6多个小时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傍晚时分,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范家一次性补偿陈某50000元,陈某当即搬出了范家。

面对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她孜孜以求,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审判业绩。

崇海燕是一名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的大学生,但从未放松过审判业务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发现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她总要买些,家中2000多册法律书籍是她最大的财富。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200410月她带着出生五个月的双胞胎宝宝到苏州大学参加法律硕士入学考试,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法律硕士学位。

学以致用,她运用法理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处理了许多疑难复杂案件。20086月,在办理倪某诉花某追索货款15000元一案中。了解到倪某给花某发货后,由于运货人不小心将花某家工人手指碰伤,花某便小题大做,拒绝在倪某发货单上签字,倪某起诉时手中并无花某收货的直接证据。经过细致的调查,在派出所出警记录中查找到证据,此案依法得到解决。

在案件审理中崇海燕时常提醒自己,民事案件五花八门,鱼目混珠,这就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对工作不负责使当事人蒙冤受屈,放纵了非法行为的滋生蔓延,使自己肩上的天平倾斜。去年10月的一天,崇海燕在法庭接待陈某、刘某夫妇,陈某起诉王某欠款30000元案,提供汇款单一张。刘某痛哭流涕,连喊自家冤枉,好人做不得,王家向他们家借钱为女儿出国打工之用,考虑王家的困境,就把自家多年的积蓄拿出来通过银行汇给王家,后王家翻脸拒绝出具欠条,反而说这钱是归还王家的钱。崇海燕意识到本案重大,不能简单处理,及时向庭长作了汇报,和合议庭其他同志几次到当事人的住所地对原告陈述的王某父亲、及证人进行详细询问,调查王某父亲所说借款的来源等情节,最终以间接证据形成证据锁链,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最终被告服判。原告送来了一面锦旗“辩冤析疑,秉公执法”。

 “法官的人格是正义的最终保障” 她时刻牢记这句铭言。对蛮横无理、霸气十足的当事人,她更是无所畏惧,而对那些身陷困境、孤立无援的当事人,她都能多一份设身处地的考虑,被誉为“侠骨柔肠的美女法官”,“美”在心灵。

崇海燕时常遇到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主动给些午餐费、回家的路费等,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有一个近七十的老人在向他人诉讼要求偿还1000元的案件中认识了崇海燕,他谈到他的儿子很早就去世了,儿媳妇改嫁,留下当时才3岁的孙子,他把孙子带大,孙子有出息考上大学,可是没有学费,要不然也不会为1000元跑这么远打官司,崇海燕听后当即给了老人200元,后又告诉他不能让孩子辍学,可以请求民政部门困难帮助或申请助学贷款等,后来老人打电话到庭里直接问“我找你们庭里那个搞慈善的女法官”。

射阳县新坍镇一位叫巴氏的70多岁老奶奶,自己没有生育儿女,抚养长大了几个继子女,几个继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奶奶步行二十几里路,下午2点多钟摸到了法庭。听完老奶奶的哭诉,崇海燕当即帮其办理了立案手续,老人说由于没钱交电费家里停电,已经几天没能吃顿饱饭,崇海燕立刻去食堂为老人烧上热饭、热菜,并和书记员一起将老人送回家。在案件审理时,组织巡回法庭就地开庭,并组织村组干部、村民旁听。在她的耐心宣传、批评和劝说下,几个继子女终于悔过认错,将老人接回了家,儿媳还当场保证今后不再嫌弃老人,尽赡养义务,在场的干部群众纷纷拍手称好,老人紧紧地拉着崇海燕,老泪纵横。

长荡镇有一对小夫妻生了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败血症的女儿后,由于不堪家庭经济压力,夫妻矛盾不断,妻子陈某两次诉讼提出离婚,她的公公婆婆抱着孩子找到崇海燕,说小两口有感情基础,离婚的主要原因是不堪家庭重负,请求调解和好,而且孩子满三岁就可以手术治疗,没有妈妈在身边可不行,看着孩子稚嫩的小脸,崇海燕下定决心做陈某工作。在崇海燕将心比心、耐心劝说下,陈某终于答应离婚问题先搁一边,抓紧时间为女儿治疗。后崇海燕经常与孩子家保持联系,询问孩子的情况。

200812月底的一天,她到长荡镇送达案件时,因当事人拿到诉状后情绪激动,她便耐心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进行法律宣传,后当事人表示会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纠纷,她才放心离去,这时她才想起老公出差了两个4岁的双胞胎女儿还在幼儿园,当她冒着零下45度的严寒,赶到幼儿园时,已是晚上7点多钟。看着两个宝宝在幼儿园传达室门口焦急张望冻得通红的小脸,她一把把两个孩子揽在怀里,任愧疚的泪水尽情流淌……

一名新时代的乡村女法官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她热爱审判事业,勤学善思,司法为民,清正廉洁,崇海燕以崇高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群众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