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突破
作者:吴洪武 发布时间:2012-04-09 浏览次数:1058
近日,最高法院对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淮安市清河法院开发区法庭榜上有名。
这是该庭继获得全省优秀人民法庭、涉诉矛盾化解工作先进集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学习陈燕萍工作先进集体、司法公开示范法庭等省级荣誉后的又一次突破。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毅闻讯后立即作出批示:“喜闻开发区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成绩来之不易、可喜可贺!……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先进为榜样,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个小法庭,成立仅七年便成功跨入全国法庭第一方阵,有何过人之处,我们在这里对开发区法庭的的特色品牌作一次盘点。
创新品牌:靠得住
“开发区法庭创先争优氛围浓,干警面貌新,获得荣誉多,要敢于和全国一流法庭比拼,创更响品牌,争一流佳绩。”2011年1月15日,上任仅一个星期的卢正苏院长在调研时对开发区法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创新机制,能动服务中心工作。2011年以来,相继出台《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司法保障台资企业十个办法》、《农民工纠纷联动机制实施办法》等文件,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司法调研32次,化解重大信访稳定事件7起,管委会领导称赞法庭工作主动性强,措施得力有效,为全区和谐发展探索出一套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号召,司法保障台资企业健康发展。召开涉台企业座谈会、成立涉台案件合议庭、走访调研台资企业,努力为台商提供101%的服务。2011年,共审结涉台企业案件8件,为台资企业提供服务38次,受到台商的赞誉。
为充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开发区政法委牵头下,由法庭主办,联合公安局、建设房管局、人事劳动局等八部门共处纠纷。2011年,通过联动机制调结农民工讨薪案件1860件,为农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款2700余万元。法制日报、中国新闻社、新华日报等八家中央、省市媒体前来集中采访,认为该模式值得推广。
服务品牌:抓得实
树立“司法有限,服务无限”思想,狠抓诉讼服务工作,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纠纷化解更加便捷、透明。
围绕“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宽敞明亮、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理念,科学规范设立诉讼服务窗口,设置导诉服务台,为群众答疑解惑。在全省法庭率先出台《人民法庭司法便民十项承诺》、《人民法庭诉讼服务文明用语》。配备便民雨伞、擦鞋机、婴儿椅等设施,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选派审判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到诉讼服务站办公,打造“全方位覆盖、一体化运作”的诉讼服务体系,该模式已在全省法庭推广。
在辖区八个乡办设立巡回审判点、基层民调工作联系点,从基层聘请48名人民调解员排查矛盾化解纠纷,指导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定期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实施就地开庭、现场调解,减少群众诉累。2011年以来,共开展巡回审判143批次,现场调解纠纷48起。
始终把司法公开作为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推行服务承诺公开、审务内容公开、作风监督公开,让司法公开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2011年,共邀请400余名农民工、中小学生、小区居民、驻地武警等群众到法庭参观,近距离了解法庭工作,减少陌生感。
文化品牌:叫得响
繁荣法庭文化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锻造法庭文化理念、塑造法官职业形象、推介法庭文化品牌,全面展示干警精神面貌。
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审判实践,专题开展“向榜样学习”文化年活动。通过“三比三看”活动,推选“调解能手”、“办案标兵”、“优秀书记员”参加省、市技能竞赛,探索出融岗位练兵和学习先进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新模式。2011年,董坚法官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优秀党员干警”、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许霞法官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办案标兵”。
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示范效应。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岗”活动,鼓励党员建功在本职。认真落实“把支部建在庭上”、“把口碑塑在岗上”、“把为民落在心上”的党建誓词,实现党建带庭建、庭建带队建的“共建共赢”。
“和”、“法”、“廉”文化独具特色,走在法庭,处处可以领略到“三大文化”的魅力。干警书屋、运动中心、休闲网吧、廉政画廊,文化设施无处不在。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丰富干警业余生活。每月一期的“法庭简报”记录着法庭工作的全貌,是全面反映法庭活动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