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30名职工执结工资款250万元 无锡锡山为平安奥运化解不和谐因素
作者:转载《人民法院报》 发布时间:2008-08-13 浏览次数:3304
第一个领到钱款的是陕西妇女汪秀粉。作为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她刚刚坐了32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无锡,来法院还不到20分钟,便优先地拿到了“1号”牌。在记者面前,汪秀粉笑得很开心:“没想到拖欠的工资这么快就能拿到,家乡受地震影响正在重建,这1万多元回去可派上大用场了。”
汪秀粉与其他229人原同属某模塑无锡有限公司。
接到230名职工的执行申请后,锡山法院党组深感奥运会即将来临,为平安奥运化解不和谐因素是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与重大使命。该院迅速成立了由院长主抓、执行局长挂帅指挥的执行专案小组。立案庭当天立案后移送执行局,执行局法官当天进入执行程序。同时召集职工代表及代理律师、政府代表等有关人员参加案件协调会,研制解决方案。执行专案小组提出两套方案:一是评估、拍卖该公司的资产设备,这是法院处理案件的通常途径;二是执行到期债权。但考虑到第一套执行方案启动成本高,时间长,走完程序最少要3个月,该院选择了第二套执行方案。执行人员在第一时间查封了被执行人所有的机器设备,为下一步的执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承办人连续作战,冒酷暑先后辗转上海、苏州、昆山、杭州等地,深入15家企业文明、规范、灵活执行该公司的到期债权。截至
无锡作为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近年来吸引了全国各地几十万务工人员来此谋生创业。锡山法院践行“三个至上”,依法、有效保障“新无锡人”在各自的领域为锡山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采访中,院长金玮琳介绍说,为了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院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创建便民“接待站”。在立案庭和执行局分别建立起涉执信访“接待站”。由于接待到位,工作靠前,近年来保持当事人赴省进京非正常访事件“零记录”。二是创建亲民“疏导站”。积极引导执行当事人在自愿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通过建立与当事人家属的“亲情规劝网络”和法官的“温情释法网络”,采取“案例引导法”、“换位思考法”、“后果警示法”等方法,把执行和解过程转化为增进双方当事人理解沟通、弘扬诚信友爱的过程。三是创建利民“救助站”。针对相当一部分的申请人自身急需救助,而被执行人经济上特别困难致使债权无法实现的现象比较突出,容易引发上访、群访等问题,该院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保障,落实司法救助专项资金。
(200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