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推介“调解中心”?滨海法院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见闻
作者:转载《人民法院报》 发布时间:2008-08-26 浏览次数:4558
今年6月20日,是江苏省滨海县委书记王斌的信访接待日。这天,当王斌刚进信访局的大门时,就被早早来到的20多位农民团团围住,他们因县供电局施工而损失承包地要讨个说法。
面对农民群情激愤的集访,王斌深感承包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供电局施工也是为滨海经济快速发展所为,时下发生的纠纷乃是公私利益之争。“农民兄弟们,你们的请求是合情、合理的,你们看过滨海电视台宣传过法院的诉前调解中心吗?”一些农民回应“看过”。“上访、阻止施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建议你们派代表先到法院的调解中心走一趟,相信他们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王斌劝说道。
纯朴的农民听了王斌的话,转身来到就近的滨海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年轻的法官,小伙子在耐心仔细地听取他们的诉说后,一方面从法理、情理到乡规民俗,帮他们明事理、看得失,一方面设身处地为他们提出了给予经济补偿的建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疏导和交流,20多位农民信服了,当场表态不再找领导,更不做不该做的事了,一切按调解中心说的意见办。一场极易发生的群访事件化解了。此后,王斌逢会必讲“调解中心不简单,定纷止争有办法”。
今年3月8日的上午,该院诉前调解中心的副主任杨如根接到一个家住农村的残疾妇女李某的电话,她说她的丈夫要与她离婚,她舍不得自己年幼的女儿,不想离开这个家,请调处中心的法官救救她,说完痛哭不止。
“你不要难过,我们马上就到。”放下电话,杨如根与书记员骑着摩托车赶去,谁知他们要去的村庄地点重名,他俩走一村问一村,类似有残疾的家庭很多,找了几个村都对不上号。下午一点,李某和丈夫见到前来救助的法官满脸是汗,不知说什么是好。杨如根俩人忍着饥渴直奔主题,一席温润的话语感动了双方,李某的丈夫拉着他们的手说:“都是我的错。”看到丈夫态度的转变,李某更是泣不成声:“我只打个电话,你们就赶到家里来,重新给了我一个家。”
一起起案例诉说着滨海法院诉前调解中心的作用。采访中,该中心主任祁铁军向记者介绍了调解中心为何受到群众的欢迎:一是求助方便。来中心求助的人员大多是一些普通群众以及部分经商或打工人员,他们大多涉及人身损害赔偿、家庭婚姻、子女赡养等矛盾纠纷,快捷化解纷争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该院调解中心没有任何繁杂的“入门”规约,短则几分钟的时间就把纠纷化解了。记者在现场看到退休老法官于正友不到两个小时就调处了4件邻里纠纷,一位农民欣喜地说:“老法官没架子、没脾气,事情处理得干净,我们心里痛快”;二是免收费用。经过当地媒体多次报道,农民们知道县城有一个免费解决纠纷的好去处,有难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到调解中心;三是息事宁人。接待室营造了人文和谐的场景,双方同坐在圆桌旁,中心的工作人员则通过非诉讼手段,顾及了矛盾双方的“面子”,使纠纷容易及时得以了结。
“深化大学习、大讨论就是要解决司法难题,提高为民、便民、利民的司法水平。我们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今年1至6月我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为81.06%,同比上升10.33%,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执行工作的压力。据统计,当地群众发生纠纷到调解中心要求调解的达7成以上。”陪同采访的院长龚春光说。
(200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