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肩负着维护法律实施、保障正义实现的责任。然而,近年来,全国法院系统不断发生法官腐败的案件,虽然这些案件有其偶然性,个案特征各不一致,但共同的都是围绕利益的争夺。《史记》里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法官跟常人一样,有家人,有亲属,也有同学、同乡,按照社会上的一句评价就是案件一进门,两头都托人,法官成了被腐蚀的高危群体。正因如此,法院亟需进一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法官亟需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以公正、高效、廉洁司法的实际行动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塑造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所谓权力观,就是对权力问题的根本认识和态度。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法官要真正从内心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这是我们每个法官执掌审判执行权力的价值取向,是执法的职业道德,是法官的“官德”。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入,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对每一个法官的思想道德防线都是个考验。行动源于思想,一个人行为上出问题走到腐败的歧路上去,归根到底是思想道德上出了问题,是权力观错了位。回顾这些年来法院系统发生的一些大案要案,腐败分子自己反省起来,都首先是权力观被扭曲,是思想道德防线出了问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警示我们,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法官,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够洁身自律。

 

二、珍惜个人前程,牢记贪欲的危害性

 

俗话说:“象死于牙、虎死于骨、熊死于掌,人死于贪。”因为象牙、虎骨、熊掌由于珍贵稀少而易遭猎杀,人却因贪欲易步入犯罪深渊。透析不少贪官之所以飞蛾扑火般的“前腐后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不义之财的攫取欲壑难填所致。而贪欲的后果轻则丢官,重则入牢,进而丢命。因此,珍惜个人前程关键要遏制住贪欲,在政治上、工作上、廉洁自律上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常到贫困之地、艰苦创业之地、警示教育之地走走,警醒自己不忘本、不变质、不懈怠,懂得“大厦千间,夜眠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的道理,始终保持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的良好心态。坚持无论有监督与无监督,都严格要求自已,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有的人侥幸心理比较浓,总认为自己那点事没什么了不起的,再者行贿受贿都是一对一的,没有人会知道。其实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古人讲,“守王法梦里无惊,食草根淡中有味”。收受了别人的贿赂就像给自己绑了颗炸弹,不知什么时候会把自己炸掉,所以有的人一听说纪检监察机关或检察机关通知了解情况心里就打鼓,一听见警车响就魂不守舍。目前,法官的待遇并不低,退休后有退休工资颐养天年,这些都是正当的拥有。如果去干违纪违法的事,从座上宾沦为阶下囚,不仅要丢掉现有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而且下半生的生活也可能没有着落,晚景更加凄凉。

 

三、重视环境影响,慎交朋友的同时管好家人

 

生活在社会上,毕竟不是真空。人都是讲感情的,人生在世总希望结交几个好朋友。然而,结交朋友,不能不注意交友之道。古人说得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市肆,久而不闻其臭”。无数的事例证明,朋友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品德影响极大,有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法官手中掌握审判权,有求于法官的人多了,朋友也多了,但是,被腐蚀的危险也大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利益多元化,有的人利用情感作为权钱交易的跳板,以“人情往来”为借口和幌子,编织“贿赂网”。权力腐败,往往是从小节、小事开始引入的,这些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和放松警惕的地方,一些法官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拖下了水。在被查处的法官中,有相当部分经历了由违纪到违法、由量变到质变、由小事到大事的演变过程,其中倒在朋友、亲属、老同事面前的事例不少。我们要时时处处提高警惕,不能为人情往来所迷惑,应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对待自己的一举一动。做到讲亲情不错位,讲友情不变味,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经得起考验,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力所缚、不为美色所困。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可以讲情面,什么事不能讲情面,善于把握自己,做到不讲哥们讲同志,不讲义气讲原则,不讲实惠讲形象,守住底线不越轨,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在谨慎交友的同时要管好家人,自觉从自己、配偶、子女抓起,不断增强防范职务犯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腐败分子常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取私利,因触犯法律锒铛入狱的不少。而古今中外许多高官和富豪,却懂得把子女放到逆境中去磨练,培养他们勤俭奋进的精神。因此,既要教育家人懂得“幸福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摧毁只需一时和一事”的道理,又要坚决地将家人中出现的私欲私利、盲目攀比、假借自己名义收受贿赂等不良现象进行严肃制止,加强与家人之间的监督和提醒。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正廉洁,是法官为官做人之本。只有做到公正廉洁司法,才能正确履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才能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石,才能推进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