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击终坚韧
作者:王豫 发布时间:2013-10-18 浏览次数:1753
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曾言“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在法院全部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党组在推进法院持续发展中,将队伍建设特别对加强对青年干警的培养教育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和思路,创造优越成长环境,促进青年干警早成才、快成才,着力打造一支精通法律业务、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爱岗敬业的青年法官队伍。
“青年干警是法官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也是法院审判事业的未来,因此对青年干警的培养将是一项重要任务,既要建立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也要完善以人为本激励机制,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崭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青春的光芒。”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吴跃华表示。
理念引导消除“成长烦恼”
“外因只能起到推进作用,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只要你们自己去真心体会,真心潜入,通过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相信每一名年轻法官都会很快成为称职的法律人。”在今年的新进人员见面会上,气氛轻松而热烈,宿豫法院院长吴跃华亲切与青年干警倾心交谈,语重心长提出期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破除青年干警成长的困惑和迷惘,尽快适应“三门”人员的角色转变,这是党组一班人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此,该院根据青年干警的发展特点,专门制定科学详尽的培养教育方案,以加强思想教育、提升业务能力、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为抓手,引导和树立积极的理想信念。
同时,该院适时建立《干警思想分析制度》,按照“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情感式管理要求,要求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不定期与青年干警谈心谈话,进行情感沟通,消除他们的“成长烦恼”,使他们了解“现在该做什么、未来能做什么”,从而让青年人带着目标和责任在宿豫法院大家庭成长成才。
“刚从校门出来就进入法院,周围一切都很陌生,难免会有焦虑情绪,但院里的岗前培训及人文关怀消除了我们的顾虑,让人感受到了家庭般归属感和安全感。”新入职干警小杨在谈到未来时显得信心满满。
搭建平台助力“生根发芽”
实践出真知,锻炼出能力。青年干警面临的共同难点就是实践能力的欠缺,而实践锻炼是需要平台的,为此该院构建分类培训、轮岗锻炼、法官导师、学习保障等四项机制,有针对性地为青年干警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以满足青年干警快速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需要。
“在青年干警的培养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对他们法律理论知识的提升、实务经验的积累及职业道德的认知等方面制定了多种形式的培养计划。”该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张言伟告诉记者。
为了让全院不同岗位的青年干警都能得到培训机会,该院建立分类分段培训,通过开展书记员岗位大练兵、初任法官任前培训、青年法官论坛、“每月一课”活动等,确保全体青年干警通过岗位培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提高。坚持轮岗锻炼机制,安排青年干警先后进入立案信访、基层法庭等一线部门实践,打磨心智,锻造能力,为更好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打下基础。
该院自2011年以来坚持实行青年干警导师制度,通过“优中选精、双向选择”原则,选聘优秀资深法官为导师,与青年干警建立一对一“师徒”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帮教活动,让青年干警在职业初期起好步,开好头。与此同时,建立学习保障机制,在保障干警学习时间和费等方面给予极大支持,并定期更新图书室书籍、电子阅览室设备及办公电脑,为干警搭建学习平台,让想成长向进步的干警无后顾之忧。
制度激励搅活“一池春水”
去年8月份,该院正如火如荼举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在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及组织考察后,4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警脱颖而出,竞得中层副职岗位。这是该院积极运用制度激励,推行人才建院、人才强院理念的一个缩影。
“不仅引得进人才,育的了人才,还要留得住人才。”这是宿豫法院党组一直秉承的培养理念。近年来,该院先后制定出台《目标考核办法》、《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及《关于从优待警实施意见》 等,从工作、生活及物质待遇各个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扫清青年干警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增强青年干警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该院摒弃论资排辈的传统模式,建立激励机制,所有评先评优全部以工作业绩为标准,有效激活了用人机制,调动了青年干警的工作热情,逐渐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竞争工作氛围。同时,借助于法院文化建设这个平台,通过组织干警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多渠道鼓劲释压,培养青年干警积极乐观、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
目前全院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64人,占干警总数64%,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三年来,该院先后有29名青年干警获得省市级荣誉,有9名青年干警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全院85%的案件由青年干警办结,一大批70后、80后青年干警正逐渐成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