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一天离开过农村农民
作者:朱 旻 王广恩 李根法 高栋明 发布时间:2013-10-22 浏览次数:1170
1985年来到法院,扎根基层人民法庭28载。28年来,他以勤勉工作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法庭的历史变迁,为了农民的权益和一方平安,在审判执行一线踏实办案。28年来,法院法官主体构成经历了军转干部、招干考试、专业考试,他所代表的老一代法官吃苦在先、甘于平淡的精神从不褪色,引领着一代代法官成长于田头乡间。章保龙是用自己的双脚,用28年扎根农村的步履走出了一条司法为民的群众路线。
--常熟市人民法院院院长张峥嵘
专 业
1976年3月,火车满载300多号春季兵驶向河北栾平燕山山脉。看着故乡山水在暮色中一点点褪去,新兵章保龙憧憬着沸腾的军营生活。新兵连的窝窝头高粱米,零下18摄氏度的队列训练,为当地老百姓开荒修梯田,唐山大地震奔赴灾区,这位南方兵因为能吃苦很快在部队脱颖而出。1979年顺利提干,到天津塘沽某油库从事油料化验工作。自此,油料化验成为其人生第一个专业。
“专业是硬功夫,学专业要的是一个猛子扎进去。那时每天用毛巾把眼睛蒙上,汽油柴油煤油,各种生化油航空油靠闻气味和手指拧抹去辨别。油味熏得饭都吃不下去!”
仅凭嗅觉、触觉最终能够辨别近40种不同油料,并不是对每个化验员的统一要求。“当时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想法,和平时期没有战役的考验,不能胜任专业的兵就是练兵场上的失败者。”
人生诸多况味中,章保龙坦言,当过兵的他最难忍受的是这样一种味道--失败。1985年2月转业,拎着背包站在常熟法院门口,看着进出法院一脸焦虑与期盼的老百姓,他明白,他即将面对,需要一个猛子扎进去学习的第二个专业便是--法律。
“专业专,老百姓才会真心服。熟悉法律条文是公正裁判的前提,那时真是特别羡慕法律专业的同事们对法律条文的熟知程度。”为了尽快掌握法律知识,除了参加法院统一组织的学习培训,每次开庭务会,章保龙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圈点着同事们对办案要点的分析,业余时间更是手不释卷学习婚姻法、经济合同法和法学理论基础。
“那时的农村集镇,下午四点多街上就没什么人了。一个单身汉,除了法庭配发的一台'红灯'牌收录机,书本就是最忠实的伙伴!”章保龙笑着说:“书看累了,就到井边冲个凉,简单、爽快、日子单纯!”
简单、单纯,是因为心无旁骛沉浸其中。如饥似渴的专业学习,让他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实现了从军官到法官的转变。如今已是法庭党支部书记的章保龙是一些农民心中的“农民法官”,是庭里同事法律知识、条文的“活词典”。农民有事,村里、镇里和企业有法律上的问题,都喜欢找他咨询,而年轻同事遇到难题,也爱向他请教。
胆 识
“一对浓眉,一脸沉静,案件执行的紧要关头,胆识过人,镇得住场面。”这是庭里法官勾画出的执行案件中的章保龙。
“案件执行,越是难办的案件,骨头案件,章书记越是主动承担。他胆气足,浑身正能量。章书记带队,即使去偏远外地执行,我们这些年轻法官也跟着底气足,遇事镇定不慌。”海虞法庭书记员陆大川说起这样一起让他记忆犹新的执行往事。
2011年7月,章保龙与陆大川去湖北某地执行,冒着酷热到当地银行查到账号后,他们乘上一辆公交车返回旅馆。不料车上尾随蹿进几个人高马大剃着光头的大汉,紧盯着座位上身穿制服的章保龙一行,恶狠狠地问:“你们去的银行吧?”边说着边用手按压住并不高大的章保龙的肩膀。章保龙“腾”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去了!杀人偿命、欠账还钱,自古如此。这是法院执法,不必向谁报告!”
目光如炬,短硬的头发根根竖立,这样的凛然正气让那伙人不敢张狂,他们转而威胁司机说不许开车。乘客们围拢过来,纷纷谴责,并要求司机协助章保龙把车开到附近法庭。在当地法庭配合下,找来了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协商。当事人达成以物抵债的协议后,章保龙果断将货物连夜拉回常熟。
在海虞法庭庭长徐晓东眼里,57岁仍奋战在执行一线的章保龙是这样一个风向标,“他用自己的言行教会80后、90后年轻人,为老百姓权益最大限度兑现,没有一个难字,一个怕字。”
或许异地执行中,这样一些记账能够体现他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旅馆费:50元。饭费:10元。打的票据:无。“这些年跟着章书记执行,去过上海、山东、内蒙古、哈尔滨。而无论到哪,只住廉价旅社,吃快餐盒饭,而且事办完了就回,从不在外转转什么的。庭里见面常有人问,大川,某某执行案件还没出发?实际上快速处理后,我和章书记已连夜赶回来了。”陆大川说。
2011年,案件高位增长的常熟市人民法院下发《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其中对于年满52周岁男性或年满50周岁女性的办案数用了具有宽和感的两个字“另定”。而当时已年过55岁的章保龙办案数量不减,仍以年均近百件的办案数量和无一引发当事人投诉上访的办案质量延续着办案热情。
“干得动就要多承担!”这,应该是一种更常态的责任与胆识。
立 场
地处“全国优美小城镇”,海虞法庭现管辖常熟市海虞镇和虞山镇谢桥管理区两个片区,辖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万。在经济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海虞辖区村镇,拆迁、拖欠工资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每当这时,章保龙的脚板总是站在群众利益这一边。
时间追溯至2004年,章保龙刚刚担任由原大义法庭与谢桥法庭合并后的海虞法庭党支部书记。临近春节,一家毛纺厂老板欠员工100多万元工资后跑路,辛劳了一年的农民工本来正准备拿了钱回家过年,老板一跑,工厂炸了锅,来自安徽、河南和苏北淮安等地的100多名农民工正准备上街游行,章保龙带着法庭工作人员赶到工厂。
工厂大门蓝色的油漆在冬日阳光下反射着冷绿,一如眼前这沉默而愤懑的空气。冷风吹着一张张黝黑憔悴的脸,章保龙心中阵阵酸楚:“拖欠的工资一定要努力尽快兑现!”
一番劝解平息现场气氛后,法庭依法封存了工厂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四处找不到老板和一时找不到买主的情况下,章保龙果断提出一个现在看来仍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将确认的工资款额由镇政府先行垫付,待工厂拍卖掉后,优先返还镇政府的垫付款。
在常熟市法院的支持下,海虞法庭与当地镇政府协商,先行预支了全体工人工资100万元。拿到工资时,期待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们一双双粗糙的大手一起鼓掌。
生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海虞的水土哺育了他的善心善念。采访中,章保龙不经意回忆起童年过年时一个细节:上世纪60年代生活困难,到了过年,家里的年夜饭才会有一种叫做“肉”的菜。父亲养着生产队的耕牛,他总会舀起一大勺肉,在孩子们的默默注视中将肉拌在草料里喂给耕牛。“对于更弱者,父母从来同情善待,记事起从没见过他们和乡亲邻居起过纷争。”
办案中,对于弱者合法权益坚决维护施以帮助,这是章保龙的立场。2001年,生病住院的俞老太太在邻居陪同下来到海虞法庭,告她的5个子女相互推诿不赡养老人,要求判子女承担赡养义务并承担住院费。
章保龙见到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俞老太太,随即把5个子女召集到当地村委会,他说,现在你们的母亲老了,她不再有力气为你们的吃穿奔波劳碌,你们也无需母亲喂饭喂水。但是回想回想,母亲把你们5个子女拉扯大多不容易。况且你们也已为人父母,想想以后,你们今天的言行会让你们的子女效仿的。
章保龙语重心长而又严肃的一席话,说得5个子女羞愧难当,他们当即决定拿出钱来交母亲的住院费,并约定轮流侍奉老人。
法庭统计,章保龙经手的婚姻赡养类案件十之有九调解结案。“这类案件中如果涉及儿童、老人、合法维权的妇女,我会多有偏倚,多会站在他们这一边。”章保龙坦言。
赤 子
老百姓找上门来,必有回应,这是章保龙的风格。即便是一些人眼里“难缠”的女当事人。
1989年5月1日,章保龙的33岁生日。妻子在家喜滋滋地做了他爱吃的菜肴,买了生日蛋糕,只等家中的“劳模”下班回家吃面过生日。可这天中午和下午,章保龙却陪镇里影剧院的一名女工吃了两顿饭。
这名女工是个来法庭“兴师问罪”的当事人,她与同事闹矛盾,一怒之下砸坏了同事家的彩电。上世纪80年代砸了一台21寸彩电,几乎等同于今天砸了一辆车,还是一辆好车。事情闹到单位领导那里后,她拍着胸脯说:“钱,老娘有的是!就是不赔!”对方无奈告到法庭,法庭判决该女工赔偿对方损失。
想想不服气,就在章保龙生日这天,这个泼辣的女工来到法庭“讨说法”。见到章保龙,兜头就说:“我砸电视机,你们说我没理判我赔钱。他说我男人是乌龟就有理了?”
缠到中午也不走,吃饭时间到了,章保龙打了份饭给她。饭后还是不走,一晃又到了晚饭时间,章保龙试探地问:“又快吃饭了,你还在这里吃?”
“就在这里吃。晚上还要吃鱼。”
章保龙又去打饭,还真为她买了鱼。吃过晚饭诉说够了,她还不回去。章保龙耐心地一遍遍劝她回家,她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陪了她一天的法官:“章法官,你脾气这么好,我跟你过吧!”
这个要求倒真把当年的章保龙难住了。幸好妻子看着热了又凉的饭菜,骑车到法庭找人,这便解了围。当这名女工得知章保龙为了做她的思想工作,连自己的生日都没过,深感自己言行太过分,愧疚地离开了法庭。
晚上家里,看着狼吞虎咽吃着生日宴的章保龙,妻子幽幽地来了一句:“以后这些女当事人要跟你过可怎么办呢?”
听着妻子的玩笑话,章保龙放下碗筷,呵呵笑着:“我心里可是干干净净的,你别想三想四!”
“师傅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特别敞亮、干净。”支塘法庭庭长赵一波现在还是习惯称曾跟了8年的章保龙为“师傅”。
“刚到庭里时,一次碰上一个女当事人,可能精神有点问题。案子说着说着就大嚷着我'骚扰'她了,那时血气方刚的我真是恨不得揍她!”事隔十来年,赵一波清晰地回忆起师傅拿自己与“女工吃饭”的经历劝解他的情景:“他对我说,有些事,心大了,事儿就小了。心小了,事儿就大了。农村基层法庭的法官,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婆婆妈妈的怪事和委屈,要学会用简单两个字看淡怪事化解委屈。”
“想想师傅当年经历、看开这些烦恼时,他才30出头,同样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啊!”赵一波感慨道。
简单、干净、豁达,赤子情怀,一如初心。
长 辈
“章爷爷”,走访中,海虞法庭新招录的书记员范宇群这样一个称谓让记者忍俊不禁。小姑娘边笑着改口,边解释:“说爷爷是把章书记说老了哈。但章书记就是给庭里年轻人一种感觉,他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呦,'慈祥'又把章书记说老了。”
“长辈”脉络渗入相处点点滴滴。骑车帮新来的大学生到处找便宜又安全干净的出租房。陕西来的小刘从没见过大青鱼,春节庭里发鱼时他把鱼鳞刮好后让小刘带回家。小朱怀孕后到班车点不方便,他和院里商量让班车在小朱家门口增设一站。还有,节假日后庭务会上,让年轻人清空口袋,收到的礼金礼卡没法退回的必须“交出来”,统一登记院纪检监察室:“孩子们,手莫伸,贪害人!”
听着听着,温暖的涟漪一圈圈心头荡开。然而最让记者动容的,是这样一个烈日下院墙外蹲着抽烟的“爷爷”。
2011年盛夏的一天,章保龙带着一名法官去执行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每年孩子开学前1200元抚养费,这位离了婚的母亲慑于新婚丈夫的不准许怎么也不肯拿出来。和这对夫妻谈到中午,夫妻俩边说要吃饭了边向外撵人。同去的法官轻声说:“章书记,午饭后再来吧。”
好脾气的章保龙爆发了:“你们要吃饭我们要吃饭,孩子就不要吃饭了?孩子正等着这钱开学吃饭呢!你先回去,我在外面等,你们吃完了我来拿钱!”
盛夏的中午,章保龙蹲坐在院墙外,烟一根根抽,汗一层层出。邻居们看见,了解到老法官在这儿等着是为了执行孩子的抚养费,冲到院墙内就嚷:“孩子没钱开学当妈的真忍心!你俩没钱我们借你!”夫妻俩见状,赶紧到里屋拿钱。
“章爷爷好!”看着拿到学费生活费时,孩子那张开心纯净的小脸,章保龙忍了忍泪,用力亲了一下:“好好读书!再有麻烦事,还找章爷爷!”
2009年,章保龙有了个可爱的小孙女。“没事就看着手机里孙女的照片乐呵。小孙女可粘人了,出差在外,一天给爷爷打一个电话。有时奶奶先打了电话就不干,一定要爷爷先听见的是她的声音!”
他乐呵着既当爷爷又忙着工作的生活。每天把小孙女早饭照顾好,晾上一天的凉开水,开门上班。庭里家里,他就是这样一个--长辈。
兄 弟
曾经全身85%烫伤,42岁的陆晓东坐在对面:“现在的形象已经好多了。当时烧得真是人不人鬼不鬼。带着三级伤残证到法庭找章法官时,最记得章法官的一句'兄弟,坐下来慢慢说'。”
2011年9月,福山一家农场老板请陆晓东焊接彩钢板棚,不料掩埋在草丛里的一堆废弃的化工渣料因电焊火花落地突然爆炸,火海里的陆晓东直接从彩钢棚跌落地面,挣扎着滚出火海,全身烧伤面积85%。面对一次次植皮手术,厂方支付了一部分医疗费后很快不再出钱。
这一次相遇之后,考虑到陆晓东的家庭经济情况,章保龙请示院里为陆晓东办理了诉讼费缓交手续,并通过协调为他申请法律援助,聘请了“免费律师”。经过法庭一次次组织调解,促使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厂方再赔偿80万元用于陆晓东的后续治疗和今后生活。双方约定,这些钱每季度一付,对违约金也做了明确规定。从此,陆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基层法庭工作28年来,章保龙的足迹遍布辖区几十个自然村,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的他熟悉农村、熟悉农民。当事人谁家的住处,去过一次哪怕只是听说过一次就不会忘掉。庭务会上,他会随口说出村里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告诉法官上门调查的最佳路径。
“这一点,可能当地生活多年的老村民都不如他。”曾经的“徒弟”之一,如今常熟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赵俊峰这样说道:“正是因为他的脚步没有一天离开过农村农民,他与农民的感情亲如兄弟。他到农户家中调解,常常是拉拉家常中就把案件处理掉了。他就是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交流,为群众做事。”
常熟法院60多名中层干部,“跟过”章保龙成长起来的就有12位。2010年,海虞法庭庭长徐晓东从支塘法庭调入海虞,短短两年的磨砺,这位刚满40岁,曾经以办案能手著称的年轻庭长在庭务管理、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方面已经很显成熟。
“刚来时情况不熟,章书记一个案子一个案子带着跑。特别是2010年因为环境污染严重,镇里有28家污染企业需要整体搬迁。章书记带着跑企业、跑地方党委政府,经过近3年时间,28家出租企业终于达成和解协议,顺利搬迁。带着你跑,给你踏实,这是一种难忘的成长经历。”
“所以你一开始问保龙书记如何协助我工作。我想,应是带领,包括精神的带领。在这个词的实践层面上,他是兄,我是--弟。”
说到“兄弟”,薄薄的镜片后,徐晓东的眼神平静斯文中透着温情。
不禁回想起采访过程中,徐晓东这样的扪心一问:“保龙书记前后历经5位庭长。1998年当副庭长后,又全力辅助3名年轻的庭长。我一直在想,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如果换作我,换作其他法官,可不可以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