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财产继承纠纷,法官14次上门调解,巧妙化解婆媳矛盾;案件执行陷入两难,法官使实劲用真功,以真情大爱化解难题;巡回审理走进病房,面对曲解不为所动,诚心终于赢得理解和支持……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法官身上。他们用务实的工作态度,真诚的热心服务诠释着“司法为民”真谛。

 

镜头一 一件难缠案件的巧妙化解

 

今年8月,赤日炎炎,热浪滚滚,全国各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而姜堰区人民法院信访接待室里格外凉爽。耗时三年、历经两审裁决、七次诉讼,当事人双方先后到泰州市委市政府、信访局数次信访的财产继承纠纷,终于在这个夏天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原告黄某、孙某夫妇与被告钱某本是一家人,钱某系黄某夫妇的儿媳。20104月,钱某的丈夫因病去世,黄某夫妇与钱某为财产继承问题发生纠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被告钱某名下享有的泰州市某制造有限公司股权的50%为儿子遗产,二老享有其中25%股权的继承权,同时确认三处房产产权的50%为儿子遗产,并享有25%的继承权。考虑到钱某与丈夫唯一的儿子从小患有严重的脑病,至今仍需治疗的实际,一审判决黄某夫妇只享受部分遗产。宣判后,黄某夫妇不服,上诉到中院,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又因其它关联案件双方不断互讼。数年来,黄某四处上访投诉,案件几乎陷入了僵局。

 

该案的审理让承办法官十分纠结,但党组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该案不能一判了之,多次责成民一庭多做协调工作,化解矛盾。没想到调解过程从一开始便异常艰难,因双方各执已见,积怨甚深,互不妥协。眼见调解几乎无望,庭长张树春和合议庭成员一次又一次到双方家中分头调解,反复向黄某夫妇阐述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同时明确向钱某解释法院会根据案情对其予以合情合理地照顾,并请她一如从前逢年过节,带孩子看望二老。经过14次上门沟通,双方的思想渐渐发生变化,同时,被法官的真诚打动,调解的差距逐渐缩小。

 

在双方协商条件基本接近时,黄某夫妇终于道出了自己的“心结”,他们担心儿媳拿到遗产再嫁后,不管不问患病的孙子,所以想为孙子的未来多争取些财产。承办法官理解老人的心结,又数次找到钱某和她的家人,要求保障孩子的利益,解除黄老夫妇的后顾之忧。并大胆设计了调解方案,大部分遗产由孩子所有,孩子的所得暂时由社区妥善保管,方案定下,双方果然达成一致意见。

 

为我们的事你们跑了一次又一次,说破了嘴,跑断了腿,未抽我家一根烟,吃我家一顿饭,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我们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案件解决后,老两口对法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起历时三年、矛盾尖锐的纠纷得以化解,这是姜堰法院民一庭法官携手联动的结果,也是该院党组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集中体现,更是全体干警司法为民的最好诠释。正如姜堰区委政法委书记张士林就此事批示所说:“你们展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镜头二 有限的是履行职责,无限的是真心为民

 

95日,姜堰法院执行局接待室门口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位中年男子一手拿着“两袖舞清风,一心为人民”的锦旗,一手紧紧握住一位法官的手,动情地说:“孙局长,谢谢你们,法院的大恩大德我们家一辈子都忘不了……”

 

送锦旗的人叫老袁,2012年初其家属被同村骑电动三轮车的徐某撞伤致瘫痪,需要人长期护理,急需大笔后期医疗费用。而徐某年已71岁,身患多种疾病,生活非常困难,无力履行法院判决生效的赔偿义务。

 

面对这样的“两难”执行案,院党组领导十分重视,点将给执行经验丰富的副局长孙广明办理。

 

接手第二天,孙广明自费买来营养品和尿不湿,来到老袁家看望,告诉老袁的亲属要相信法院一定会依法保护申请执行人,想方设法执行到位。

 

孙广明找到镇村干部,请他们安排人员妥善照料老袁的亲属;同时向区政府发出重要情况反映,建议由相关部门协调,筹措资金协助徐某偿还医疗费,并建议当地敬老院对老袁的亲属收养,由民政部门给予经济补助。他的建议得到了区委领导的重视,很快卫生局为老袁的亲属解决了新农合补偿6万元,民政局为袁某家解决了低保生活救助每月230元,相关部门捐资6000元。

 

被执行人被法院的作为所感动,筹集到1万元送到老袁亲属的病床前,并表示会尽力偿还执行款。

 

老袁的家人领取到法院从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近8万元执行款后,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兴地说:“感谢政府,感谢法院!”

 

解决执行难,是人民法院应尽的职责,面对执行难,使实劲、用真功,真心换民心,更是人民法官践行群众路线,落实司法为民的内在体现。

 

镜头三 巡回审理到床前

 

“法官同志,传票我收到了,但我摔断了腿,躺在病床上,无法开庭。”1022日当事人蒋某给该院顾高法庭法官打来电话。“鉴于你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到你的家中开庭,请你放心。”

 

次日1430分,顾高法庭的法官们准时到达了原告蒋某家中,庭审准时进行。原告蒋某和被告蒋某某系叔侄关系,两家前后紧邻。2012年冬天,蒋某某在翻建房屋时,地基增高了一砖,蒋某发现后大为恼火,为此,双方发生纠纷,经多方调解处理未果。后蒋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蒋某某将房屋推倒恢复原状。

 

为妥善化解双方矛盾,庭长魏雨晴和承办法官主动与村委会取得联系,进行协调沟通,商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并召集该院今年刚刚聘任的32名“社情民意员”听取他们对该案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协助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初次上门调解时,因情绪激愤蒋某便将怨气撒向前来的法官身上,责怪、谩骂声如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法官们没有失去耐心反而对之以微笑。经过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的反复协调、反复斡旋、反复劝说,终于让蒋某的怨情稍稍得到了平复。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当躺在床上的蒋某看到法官真的跑到自己家里来开庭时,激动万分,连声说:“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就凭你们的这股认真劲,我签字撤诉。”至此,一起叔侄反目的物权保护纠纷案得以化解。

 

调解无小事,事事关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工作理念,坚持群众路线,转变作风,主动沉下身去,才能赢得民心,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