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只想当个好“法官”的孙波
作者:王璐丹 发布时间:2013-11-28 浏览次数:1944
生于1977年,2000年迈入法院队伍,从事审判工作8年来,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644件,年平均结案366件,年结案率为100%,案件调撤率达91%以上,无一错案,无一申诉上访,无一违法违纪和不良投诉……
这样的数据,似乎在许多人看来不算什么,但对一名身处基层一线、直面群众的审判员来说,没有全身心的付出和融入,是很难做到的。
孙波,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官,他做到了这些。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镇江市级法院优秀法官、江苏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先进个人、江苏省法院调解能手、江苏省法院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要尽我所能为他们妥善解决好”
2012年度,孙波审理了大批量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此类案件一般标的额不大,少的几百,多则几千,该类案件的法律关系看起来简单,但多数案件处理起来相当复杂,通常会牵涉房屋质量、业主委员会等待法律关系和主体,双方大多"积怨已深",甚至出现打架等矛盾激化现象。在接到案件后,他认真分析此类案件的共性及突破口,认为调解双方纠纷是最符合双方的利益的,真正地能做到案结事了。孙波通过积极地做双方工作,不断地与双方沟通,倾听双方的不同意见,逐条的进行法律释明。经过不懈地努力和耐心的调解,2012年,在其审理的54件物业纠纷案件中,有99%均以调解方式结案,先后多次收到当事人感谢信与锦旗致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维护辖区经济社会稳定前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2年底,由18名工人作为原告起诉某混凝土公司劳动争议纠纷“十八案”分到了孙波的手中。时值年关岁末,辛苦了一年的工人由于未能拿到报酬,情绪异常激动,并扬言要采取围堵政府大门、赴省进京上访等方式讨要说法,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面对这批棘手的案子,孙波能够克服困难,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尽量梳理法规,引导当事人建立和解基础,并多次走访被告公司了解情况,积极组织工人代表协商意见。案件在审理期间,“白加黑”的工作方式已是孙波的生活常态。后在其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倾情的调解方式下,最终18起案件均达成协议,18名工人原告如愿拿到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孙波尽一名基层法官的所能,有效维护了辖区经济社会的稳定。
“案件结案后,当事人利益真正落到了实处我才放心”
今年3月的一天,孙波携书记员提着水果,来到辖区张祥儿老人家中,就手头刚刚审结一起赡养案件进行回访。看着风尘仆仆的法官,老人一家十分感动。
2012年12月底,因四个子女相互推诿赡养义务,已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张老太太生活十分拮据。无奈之下以不尽赡养义务为由,将四个子女告上法庭。后经孙波多次主动上门调解,从家庭亲情、社会伦理等方面对其子女进行了说法明理和思想教育,该案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妥善解决了老人的居住、日常护理及生活问题。
看到法官登门回访,张祥儿老人的长子坦言:案件结束后,其四兄妹在法官的批评教育下,已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纷纷向其母亲和孙波法官表示,今后一定会尽心尽力地赡养好自己的母亲,让其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孙波说:“虽然法官的工作是清苦、琐碎的,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