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法院分析2009年劳资纠纷案件新特点并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居敏晓 发布时间:2009-05-07 浏览次数:1019
2008年,江阴法院受理劳资纠纷案件1508件,同比上升3倍。2009年以来,该院受理的劳资纠纷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已多达686件。为此,江阴法院认真研判当前形势下劳资纠纷案件急剧增多的深层原因,分析新情况、新特点,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原因和特点分析:
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劳资领域已明显反映,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纺织、冶金等传统行业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不少企业大量裁员或处于停产状态,一些传统国有企业甚至申请破产。从而引发了大量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包括群体讨薪纠纷、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纠纷、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纠纷、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纠纷等。
二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治理模式。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和目前企业税负仍然较重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有些企业缺乏独立性,民营企业中的大股东随意操纵企业经验和支配企业资产,甚至挪用企业资金偿还巨额赌债,令企业突然陷入困境,引发群体性劳资纠纷。
三是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劳动纠纷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外,现存劳动纠纷已广泛涉及到建筑、运输、商业、教育等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产业领域,并呈现出新情况、新诉由,且很难协商调和,审判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仍有少数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乡镇私营企业漠视劳动法的存在,随意拖欠、克扣工人工资,导致劳动者讨薪、追讨加班加点工资、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等传统型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严峻情况,江阴法院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一、设立预警机制。对全市所有企业进行“地毯式”劳动关系大排查,按照劳动关系紧张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类,按“正常、一般性矛盾、较大矛盾、严重矛盾”分别挂“绿、蓝、黄、红”四级预警信号。建立市、镇、村三级劳动关系监控网络,并建立企业联络员队伍,随时掌握企业劳资关系的最新动态,对红色预警企业,专门成立执法小组,逐家梳理整顿;对黄色预警企业,重点监控,实施企业约谈制度,帮助分析原因,跟踪整改办法;对蓝色预警企业,以正面教育和引导为原则,深入宣传。
二、制定劳资突发事件预案。通过成立专门的处理劳动纠纷突发事件办公室,设立相应的工作组,具体负责应对事件的组织、协调、指导、处置等工作。建议设立欠薪应急专项资金,由财政拨动专款,对短时间内无法按正常途径解决的欠薪纠纷,先以专项资金垫付工人工资,再通过法律途径向企业追偿。
三、采用分类指导和规范执法的方式,降低企业实体风险。积极推行职工权益问题集体协商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舆情监测,对于有欠薪苗头的企业可通过工商、税务等部门适度干预其经营,防止转移、隐匿资产。采取灵活有效的诉讼保全措施,对企业资产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促成劳资双方和解达成延期偿还协议,督促企业清理资产和债务,以尽可能避免有挽救希望的企业关门倒闭。
四、继续推行劳动争议案件巡回审判。建立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专门合议庭,在市总工会实行巡回审判,与劳动仲裁机构、市总工会共同开辟劳资纠纷案件处理绿色通道,以缩短诉讼时间,节约诉讼成本。不断总结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经验,指导人民法庭巡回审判和人民调解窗口工作,放大巡回审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