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831,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副院长张军、熊选国实地考察了江苏省常州市中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王胜俊兴奋地指着墙上“便利、有效、低成本”七个大字,连声说好。他说:“你们找准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人民法官为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让人民群众从中享受到实惠!”

“走进一个厅,手续全办清。”常州诉讼服务中心有十大服务项目:诉讼引导、风险提示、诉前调解、立案受理、收转材料、审执进度查询、判后答疑、信访接待、收退诉讼费、司法救助。这一便民举措被常州市委评为优秀成果奖和创新创优奖。

今年以来,常州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接待当事人7万余人次,收转诉讼材料8000余份,查询案件1.5万余件次,诉前成功调处纠纷2500余件,减免诉讼费38万余元,司法救助700余人,判后答疑500余次。

常州是全国最早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的城市,今年6月,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行诉讼服务中心,至今四个多月过去了,运行情况如何?金秋十月,记者走访了全市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在中院及辖区七个基层法院的所见所闻,记者深切感受到诉讼服务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感受之一:一切为了方便人民群众

走进新北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导诉台”。旁边的架子上放着各种《诉讼指南》:诉状怎么写、管辖法院怎么选、诉讼费怎么收、道赔案件费用怎么算……记者细细数了一下,有18种。只要与打官司有关的常识,指南上都写得一目了然。

记者正翻阅“赡养案件诉讼指南”时,传来一阵“笃?笃??”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进来了。

导诉员赶忙迎上去,把老太太扶到椅子上,递上一杯茶水。“老人家,有什么需要帮助,您慢慢说。”

“我今年81岁了,有七个儿女,他们不养我……”老人嗓门很高。

“我帮您记下来,读给您听。”

“对,好。”老太太边点头边说,“没想到这么方便,早就该来找你们了。”

“对年龄大、行动不便的,法官主动服务上门,今年以来上门立案指导、巡回审判200余次。”诉讼服务中心主任雷静芳介绍。 刘某因手臂骨折,来信申请立案。 法官带着空白诉状,赶到长江边的刘某家,指导他如何申请伤残鉴定、如何准备立案材料。

“现在到这办事真方便!”一旁申请保全的蒋律师与记者攀谈起来,“我可是法院的常客了,光道赔纠纷,我一年就要在新北法院代理100多起。原来立个案来回跑好几趟,今天十几分钟就OK了。过去是人难找,事难办,现在好了,走进一个厅,手续全办清。”

记者在金坛服务中心大厅转了一圈,看到这里专门供当事人使用的纸笔、饮水机、打气筒、老花镜一应俱全,墙上的导诉图、流程图、风险提示等图表格外显目。

感受之二:一切为了有效解决纠纷

在天宁区法院,一面绣着“输了官司也服” 的特殊锦旗吸引了记者。

官司输了,怎么还送锦旗呢?办公室秘书商栋告诉记者,送锦旗的是一名经理。由于输了官司,不理解判决,经常上门理论。诉讼服务中心耐心接待,释疑解惑,帮助分析败诉原因,提出改进建议,该经理十分感动。

天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王国元介绍,今年10个月判后答疑100多次,及时消除了当事人疑虑,提升了法院裁判的社会认同感。

跑遍八家法院,记者深切感受到:常州诉讼服务中心就像医院的“门诊部”,“小毛小病”甚至疑难杂症,都能在这里得到有效医治,无须“住院开刀”。有些服务就像“120”,一个电话解决问题。

一位姓陈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丈母娘因医疗事故意外身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给新北法院院长吴建国写信咨询。诉讼服务中心及时回信,并召集双方诉前调解,达成协议,医方当场赔付。

常州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某村60余名村民因拆迁补偿问题来到诉讼服务中心,要求起诉政府。法官一方面召集被诉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一方面对村民进行法律释明,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村民们撤回起诉,有效防止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戚区法院院长裴阳讲述的七尺男儿流泪跪谢法院的故事令记者动容。农民工高某被殴致残,法院判令肇事者赔偿7万余元。但由于肇事者被判刑,家中没有财产,赔偿款一直未能兑现。为此,高某常到戚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了解执行进展情况,并流露出欲寻短见的念头。服务中心特事特办,从执行救助基金里支付高某3万元。高某接过救助款时,激动得泪流满面。两天后又跪在法院门口,举着一面锦旗,上书“司法为民办实事”。

感受之三:一切为了当事人少花钱

“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钟、少误一次工、少花一点钱,这是诉讼服务中心的目标。今年来,诉前调处纠纷2500多件,减免诉讼费38万余元,有的不花钱就解决了纠纷。”常州中院副院长李浩告诉记者。

少花钱、不花钱也能打官司,这的确是老百姓的福音。在钟楼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民调窗口”, 记者目睹了一场不花钱的调解经过。某公司未按期为职工缴“三金”,十名员工诉至法院。调解员耐心疏导,双方当场和解。“一分钱没花,纠纷圆满解决。”员工们连连道谢。

溧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有个“速裁窗口”,只要双方同意,就可速裁。院长武宝林介绍,今年来,速裁案件有三分之一当场履行,免去了申请执行费。

常州人卢某告诉记者,“法院现在办案真快,就像坐地铁,省了不少钱。”过去打官司,简单的案子来回跑五、六趟,有时差旅费比诉讼费还多。上周,他在溧阳起诉的四个案件,两件当天结案,两件今天拿到了调解书,总共跑了两趟。

“我这个外地人也享受了服务中心的实惠。”一名来自青岛的当事人高兴地说。他到常州申请公示催告,来的时候十二点了,如果等到下午上班再办,就得在常州住一宿。导诉员听说后,连忙把在家吃饭的法官叫来,立即办好手续,为他节省了差旅费。

“现在打官司,确实少花钱!”在武进法院,王律师饶有兴致地与记者聊了起来。他算了笔账,今年代理债务纠纷三、四十起,七成调解、速裁结案,法院减半收费,还有的不收费。“当事人花钱少了,可我们赚钱难了……”陈律师风趣地说:“过去代写个诉状,能拿两三百;咨询也能收一两百。现在这些生意少啦,咨询啊、指导写诉状啊,成了诉讼服务中心的免费项目……”

“‘便利、有效、低成本’,这七个字是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新需求、新期待,设立诉讼服务中心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要求,让老百姓享受司法服务的实惠。”常州中院院长姜洪鲁说。

采访有限,感慨无限。在常州采访的几天里,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常州两级法院八家诉讼服务中心的“七字真经”,是“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的生动实践。这是一个服务群众的“好平台”,群众享受到了“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这是一座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连心桥”,百姓与法官更亲和了;这是一个靓丽的“大窗口”,新时期法官的爱民形象更生动了。在常州这片热土上,老百姓正沐浴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阳光”,感受着司法的温暖。

 

 

简评:

能动司法的生动实践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日前在江苏法院调研强调,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

过去人们常常把被动性视为司法自身的规律,法院“不告不理”和法官坐堂审案已然成了司法的代名词。这从“不告不理”和每一个具体个案中来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从我国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和现实国情来看,能动司法更加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

当前,人民法院正在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让人民群众从中享受到实惠。常州中院党组在全市大力推行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司法为民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诉讼服务,找准了司法服务百姓、关注民生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是新形势下能动司法的生动实践。

用诉讼服务中心取代立案大厅,不仅仅是称呼上的变更,更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它是一座“金桥”,架在人民群众与法院之间,使百姓与法官更亲和了;它是一个“窗口”,展示着法官司法为民的新风采,使新时期法官的爱民形象更生动了;它是一个“音符”,弹奏着能动司法的新旋律,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